第B1版:文摘

海水稻首次大范围试种

2到3亿亩盐碱地有望改良成农田

  海水稻是我国育种专家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来的新型耐盐碱性水稻。近日,从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传来消息,目前,海南南繁基地从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已挑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将于今年首次在全国大范围试种。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表示,我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分布在大江南北,气候带、光照条件都不尽相同。今年将首次在全国五个主要类型的盐碱地上同时进行千亩片的试验示范,就是为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检验这176份海水稻材料的最终产量和品质。经过前期调研,全国15亿亩盐碱地当中,大概有2到3亿亩有改良成农田的潜力。
  被称为我国“海水稻之父”的科学家陈日胜,1986年在广东省湛江市的海边芦苇丛里发现了一株野生海水稻,此后通过30多年潜心研究,陈日胜培育出一个耐盐碱的水稻品种“海稻86”。
  2014年,袁隆平团队参与改良“海稻86”,成立“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简单淡化处理的海水灌溉的水稻田里进行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海水稻试验种植亩产突破500公斤,2017年10月测产最高亩产达到621公斤。目前我国“海水稻”品种还处在研发培育阶段,在正式推广应用前仍需科研与观察。
  袁隆平表示,海水稻如果扩大到一亿亩,按最低产量(亩产300公斤),每年增加粮食产量300亿公斤,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年粮食总产量。
  (据央视新闻 杨使/文2018年4月8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