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3月底,省政府公布了对各设区市政府2017年度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台州市再获优秀,且排名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考核结果,也代表着台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又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省级以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率实现100%,30亩以上规模水产养殖主体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率100%,小作坊建档登记率100%,农贸市场“双体系”建设城区覆盖率100%……近日,记者走进台州,实地探究该市保障“舌尖安全”的相关举措,看看这些100%是怎么“炼”成的。
安全把控 从生产主体做起
茭白,因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有“水中参”的美誉。
近日,春季茭白开始采收。位于黄岩区头陀镇下岙村的良军茭白专业合作社,田间地头都是社员们忙碌的身影。
“现在茭白刚上市不久,合作社一天能采收1000多公斤,价格在每公斤13元上下。”合作社负责人杨良军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够卖出高价格,主要是因为自家茭白的质量安全有保障,这个保障与一个安全小本子密切相关。
“2月13日,追肥……22日,选苗……26日,打药……”在合作社办公室,记者看到了杨良军所说的名叫“黄岩区农产品生产档案”的安全小本子。在档案中,合作社的每次田间操作都被明确记录在案,何时施肥打药,用什么肥药,用量多少,谁在操作,都写的清清楚楚。“除了田间操作,我们的销售记录、农业投入品购买和领用记录,都需要填写,以保证管理部门在监督时有据可查。”杨良军说。
“这本档案由生产者持有,上面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绿色食品生产禁用农药等,生产者需全程记录生产、销售过程,作为生产者是否合规生产的证明。”黄岩区农林局副局长杨金顺说,质量是第一位的,第一道关口必须确保安全。
记者了解到,安全小本子并非是黄岩一地所为。整个台州市,都把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工作作为落实生产主体第一责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玉环市通过组织乡镇对辖区内规模农产品生产者建档立卡,按照“三步法”建立“一户一档”,将生产者的基本信息、产品信息、监管信息、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违规违法行为情况等一并归入存档。椒江区、温岭市等地,结合当地产业特色,专门设计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LOGO,并根据生产季节特征,以“集中培训”的方式,对生产主体采取分产业、分类型分批推进合格证管理模式。各地纷纷推陈出新,突出主体责任落实,严格实行农产品质量合格证管理。
创新模式 农产品更加安全
蔬菜不沾土、草莓半空挂,本是田头种,如今住暖房。在黄岩绿沃川农场,高科技的应用展现出一幅绿色现代农场的发展图景。
走进绿沃川农场的蔬菜大棚,只见流水线上一台大型机械正在作业。农场负责人陈锋标告诉记者,这台从荷兰引进的机器,平均每小时可以将10万棵已发芽的幼苗移植到培养盆上。这些秧苗,在幼苗培育区经过20-30天的生长后,将被移植到水培区进行无土栽培。整个蔬菜生产,从播种到培养到采摘,全由电脑控制,50天就能产出一批绿色无污染的新鲜蔬菜。“这是一个智能化的连栋大棚,大棚内部的温度、光照、湿度,都由电脑自动控制,全部采用自动化的无土栽培技术。从播种、收割到采摘,都实现了自动化,种植区就是无人区。”陈锋标说,整个生产过程,只有包装这一最后环节需要人工进行。据了解,通过创新种植模式,蔬菜每年能产12季到18季,亩产高达25吨。而且利用这种技术种植的蔬菜,无需额外施肥用农药,更加绿色健康,从源头上保障了食品安全。
近年来,台州市突出全产业链管控,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与清洁化。以实施“标准化+绿色农业”行动为抓手,优化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64.74%。鼓励产业协会、学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编制具有台州特色的农业标准,全面推行“五有一追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制定了《智能温室蔬菜水肥循环高复种栽培技术规程》等8项地方农业标准。同时,力抓农业标准化项目实施,加快推进“三园一场”示范基地创建,全市新增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31个,其中市级示范项目13个。
规范农资 为质量安全保驾
时下正值春耕期间,挑农药、选肥料、买种子,是农民当下的头等大事。位于椒江区章安街道回浦的椒江民丰农业物资有限公司,成了章安街道四里八乡农民经常光顾的地方。“老板帮我算一下,这些东西一共多少钱?”“老板,我家柑橘最近要打红蜘蛛,是不是要买点阿维-乙螨唑?”……早上8点半,农资店里已挤满了农民。
章安街道是椒江区的农业重点街道。每到农忙时节,这家农资店里就格外的忙碌。“我们除了销售农资,还会提供技术服务,所以附近的农民都会选择到我们这购买农资。”农资店负责人陈加平说,每当有农民来购买肥料和农药时,他们都会问农民是用在什么作物上,然后针对性地指导农民如何使用,确保农民适量适时使用。“为了保障农资质量,我们的产品都是从大型农资厂商进货,同时,每年都会安排店员参加农业部门举办的培训,掌握农资产品的科学知识。”陈加平说,椒江区对农产品投入品监管严格,农资店的进货渠道、销售人员和销售记录都有明确的规定。据区农林局介绍,该区每年都会对农资经营店店主进行考核,提升店主的业务能力,降低和防范农资投入品的安全风险。
近年来,台州市为抓好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管控,持续组织开展“绿剑”集中执法系列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劣农资和在生产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行为。同时,大力实施农药经营主体规范提升行动,严格贯彻落实新《农药管理条例》,严把农药经营许可审批关,开展放心农药示范店、规范店创建工作。已创建农药经营示范店37家,规范店204家。今后2年之内,还将规范整合一半以上的农药经营店。
“绿沃川”草莓基地,悬空栽培的特殊种植模式成为新景观,引来大量游客。陈峰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