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科技之光闪亮乡村振兴之路

——看科技特派员助力泰顺农业产业兴旺的实践

  编者按:
  3月29日-30日,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浙江就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作了典型交流发言,引起与会代表关注。接下来,我省还将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面从欠发达区域向全省拓展。相信随着该项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将会获得更多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如虎添翼。本报记者采写的《科技之光闪亮乡村振兴之路》一文,以点带面,为这一做法点赞。

□本报记者 蔡希师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
  浙南泰顺县的田野山川里,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农业生产基地,除了忙碌的农民,还不时能看到各级科技特派员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泰顺县的农业生产一线,手把手教农民生产技术,面对面传授经营之道,播撒科技的种子,带来致富的希望,为该县农业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了澎湃动能,成为田野山川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科技传帮带,带动一个辐射一片
  泰顺县百花蜜蜂专业合作社集蜂蜜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科技应用及农业观光等为一体,如今已发展到年产值3000万元的规模,是一家颇具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
  然而就在几年前,因为蜂场效益不好,合作社负责人严立超守着好山好水,却放不好蜂、收不了蜜。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浙江大学派驻到泰顺县的科技特派员汪自强教授来了。了解到他的困难后,汪自强邀请浙大养蜂专家,一同为蜂场“把脉问诊”。
  在专家团队手把手指导下,严立超学会了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山区养蜂技术体系,产品通过了QS认证,还成功申请了蜂箱专利。原本每个蜂箱每年只能产蜜5公斤,技术改进后现在至少可采收15公斤,还初步建成了泰顺县中华蜜蜂观光园,合作社发展终于走上正轨。
  合作社壮大之后,严立超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用自己学到的技术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做好浙大老师们的“二传手”。“一个人致富不算富,只有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才是真的富。”严立超说。
  为此,百花蜜蜂专业合作社加大了对社员的带动力度,特别是针对当地低收入农户和残疾人户,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免费提供蜂种、蜂箱,采取产前实地调查、产中技术指导、产后保护价回收的全程跟踪帮扶模式,每年使300多户低收入农户、残疾人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效益好的农户可以增收1万多元。
  近年来,泰顺县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专业特长、派出单位人才资源优势和团队科技特派员的集体作用,多角度、多形式地组织开展乡土人才、科技“二传手”培训。通过科技特派员的传帮带,培育本土农业科技人才。截至目前,该县已组织600多人参加了杨梅种植、树莓种植、蜜蜂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培训,显著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主体的科技应用水平。
创业孵化园,星星之火已燎原
  近段时间来,气温变化频繁,昼夜温差较大,位于泰顺县竹里畲族乡大发垟村的大发垟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志俊显得更忙碌了,200多亩面积的种植基地,他一点也不敢马虎。“今年冬季,这批铁皮石斛将迎来第一次大产,仿野生栽培与大棚栽培的铁皮石斛加起来,预计产值能达到200多万元。”程志俊告诉记者,该合作社铁皮石斛种植能有今天,得益于泰顺县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项目,“多亏了王进老师带来的技术”。
  程志俊所说的王进老师,是来自省林科院的省科技特派员。自从来到泰顺后,他积极为当地农户争取项目,帮助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并在林下套种三叶青、白及等中药材,正是王进为程志俊出的“金点子”。
  王进助力程志俊牵头的合作社发展铁皮石斛,是泰顺县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项目强农富农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支撑,该县按照“农科创新、成果集成、验证孵化、示范推广”的思路,结合泰顺山区实际,全力实施“1+X”的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项目。
  “1”即畲乡竹里的现代农业星创天地。该县把它作为全县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来打造,注重发挥其在为科技特派员、专业合作社、返乡农民提供成果转化、产业创意、产品创新、人才培训等方面服务的作用。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X”即“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入驻该县的21位省、市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技术,结对帮扶主体,促进增收致富。
  孵化园重点引进现代农业与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观光旅游、民宿等新兴产业和优秀项目,为入孵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投融资、技术转移、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成果交易和产学研合作等科技服务。
  目前,星创天地已入驻各类科技企业(团队)12家,涉及特色农产品研发、科技研发、电子商务及相关产业、旅游等行业。
合作创新业,科技助农天地宽
  近年来,泰顺县的农事节庆活动日渐红火,比如百丈杨梅节,借助互联网的快速传播,这里的杨梅成为了“网红”。而这个“金点子”,正出自于科技特派员组建的浙江悦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百丈果农柳孟森告诉记者,近几年,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不但农户的种植水平提高了,杨梅的销路也有了新渠道。
  目前,共有21位来自省、市相关单位的科技特派员分布在该县各乡镇,每位特派员都有一项与乡镇对接培育的特色产业,如茶叶、蜂蜜、猕猴桃、杨梅等。“悦道农业”正是看到了这样的优势,与当地农户结成“你提供,我销售”的利益共同体,科技特派员负责技术指导,农户精心培育,经层层品质把关,“悦道农业”筛选出优质精品,通过电商平台推广销售到全国各地。
  这厢杨梅网销红红火火,那边由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邵果园策划的葡萄-荷花文化艺术节也是热闹非凡。去年在泰顺县司前畲族镇里光村举行的这项活动,大大提高了畲乡司前葡萄在当地的知名度,为进一步打响畲乡风情旅游品牌搭建了新的平台。
  在泰顺,科技特派员们各显身手、各展所长,为当地农业产业提升、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农产品品牌打造献智献力,科技扶贫、科技助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