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品种属半矮生型早熟晚粳稻,全生育期155.0天;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叶色浓绿,茎秆粗壮,亩有效穗19.6万,株高92.3厘米,结实率86.5%,千粒重29.2克。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米质较优。2006年嘉兴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4.2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3%。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密植,后期断水不宜过早。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防治。适宜在嘉兴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中嘉8号
该品种长势繁茂,植株较高,剑叶较长,叶色绿,穗大粒重,结实率较高,谷色暗。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62.1天,亩有效穗22.9万,株高106.6厘米,结实率86.3%,千粒重29.7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4-2015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3.8;白叶枯病最高7级,褐飞虱最高7级。201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8.7公斤,比对照增产3.3%。
栽培技术要点:控制后期氮肥用量。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嘉67
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淡绿,穗形较大,谷粒椭圆形。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60.0天,比对照“秀水09”长3.9天,亩有效穗20.3万,成穗率70.7%,株高94.1厘米,穗长15.4厘米,结实率89.9%,千粒重25.2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3-2014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9级,穗瘟4.0级,穗瘟损失率2.0级,综合指数为2.5;白叶枯病2.7级,褐稻虱8级。201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2.5公斤,比对照增产10.4%。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稻瘟病防治。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甬优1540
该品种属三系籼粳交偏籼型杂交稻,株高适中,株型紧凑,生育期短,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抗倒性好。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6.5天。平均亩有效穗13.1万,成穗率67.5%,株高117.5厘米,穗长21.5厘米,结实率85.6%,千粒重23.3克,丰产性好,米质较优。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2013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8.5公斤,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稻瘟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适宜在我省作单季稻种植。
中浙优8号
该品种属迟熟杂交中籼,全生育期137.2天,比对照“汕优63”长5.2天。株型挺拔,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生长清秀,后期熟相较好,亩有效穗15.5万,株高120.4厘米,结实率87.2%,千粒重25.4克。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稻虱。米质较优。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1.该品种耐肥性中等,应避免追肥过迟过多造成倒伏。2.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要加强对纹枯病的防治。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甬优15
该品种属籼粳交偏籼型三系杂交稻,全生育期138.7天。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弱,穗形大。亩有效穗11.9万,成穗率60.8%,结实率78.5%,千粒重28.9克。米质较优。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2011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4.5公斤,比对照增产9.2%。
栽培技术要点:后期忌断水过早,注意稻曲病的防治。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甬优7850
该品种生育期、株高适中,株型略松散,剑叶挺,叶色淡绿;茎秆粗壮,分蘖力偏弱;穗形大,着粒密,结实率高,谷色黄亮。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0.5天。亩有效穗12.9万,成穗率61.4%,株高118.1厘米,结实率87.6%,千粒重23.4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2-2013年抗性鉴定,综合抗病指数为1.6,白叶枯病5.5级,褐稻虱9级。2014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2.2公斤,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12.1%。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稻曲病防治,防止后期断水过早。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嘉丰优2号
该品种长势旺,株型适中,植株较高,分蘖力中等,剑中长、卷挺,叶片深绿,穗型大,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4.7天,比对照“两优培九”长7.0天。亩有效穗11.5万,株高126.9厘米,结实率78.8%,千粒重25.7克。穗瘟损失率最高1级,综合指数2.3;白叶枯病最高7级,褐飞虱最高9级。米质优。2016年同步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7.8公斤,比对照增产21.3%。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生育期较长,适当早播。齐穗后期做好田间水分管理;收割前忌断水过早,做到充分成熟后收割,以利高产。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籼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