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民信箱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韩长赋回应网民关切热点

  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全面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发展态势怎样?新时代怎样更好满足人们对于餐桌的新需求?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这样回应网民关切的热点。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使乡村振兴有更好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体现,要全面推进。”韩长赋着重讲了“产业兴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乡村振兴讲了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第一个振兴就是乡村产业振兴。生产力是基础。要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使整个乡村振兴有更好的物质基础,我们总的考虑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韩长赋说。
  现在的农业是“大农业”概念,农村产业不光是农业。韩长赋强调,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最有干头、最有说头、最有看头,甚至是最有玩头的产业”。“欢迎城里的科技人员来农村,包括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身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振兴。”韩长赋表示,要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拓展农业的功能,把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文化、农耕文明联系起来,还要把城乡联系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下,通过产业振兴,使农业实现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有条件”“有必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从以前的“耕地连轴转”“四海无闲田”,到近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不断扩大,反映了怎样一种变化?
  对此韩长赋表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本质上是贯彻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创新,“有条件”“也有必要”。过去是8亿人吃不饱,现在是14亿人吃不完,这给轮作休耕创造了条件。在农业长足发展、粮食供给有了基本保证的基础上,也有必要让负重过多的耕地轮着歇一歇,让负重过大的环境喘口气。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2016年全国616万亩耕地实行轮作休耕,2017年轮作休耕面积为1200万亩,2018年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一方面要落实好3000万亩的轮作休耕任务,真正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落实到田头。另一方面是要进一步探索这个制度。比如,在什么条件下开展轮作休耕,在什么样的地区开展轮作,在什么样的地区开展休耕,对实施轮作休耕的农民怎么补贴等,都要进行制度探索。”韩长赋说。
1%的问题100%去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零容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农产品供给也从过去的“够不够”转化到了现在的“好不好”。当前人们对餐桌有了更多的新需求。
  说到农产品质量问题,韩长赋表示,“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农产品质量是稳定向好的。”他同时表示,农产品质量水平特别是优质农产品的比重,还不能适应消费水平升级的要求,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1%的问题要用100%的努力去解决,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要坚持‘零容忍’”。
  对于社会关切的化肥农药施用问题、养殖环节用药问题,以及农产品质量追溯问题,韩长赋也一一作出回应。“目前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已经实现了零增长,而且一年比一年用得少。下一步总量还要减,用有机肥替代来实现化肥的减量,用绿色防控、生物防治、统防统治等措施使农药减量。”“我们要推广健康养殖。孔雀石绿、硝基呋喃、剧毒农药绝不允许使用,再生产就是违法违规,要严格禁止!”“我们正在推广有机绿色农产品的追溯体系。首先在规模经营主体推广,小农户慢慢跟上来。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产品可追溯,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城里人都喜欢农村、都羡慕农民!”韩长赋对新时代“三农”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张雪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