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霙 文/摄
3月是春茶上市的季节,走进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远处丘陵连绵起伏,清新的空气中飘来茶叶的清香,连片的茶树青翠欲滴,采茶工们点缀其间,不时传来阵阵悦耳的欢笑声……这里不仅是莲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还是莲都最大的茶青市场,2月下旬以来,来自松阳、缙云、新昌、武义的茶商蜂拥而至,市场交易量最高的一天达到8000公斤。这个小镇究竟有何魅力能吸引如此多的客商云集至此?近日,记者深入莲都茶园,为你一探究竟。
地理位置优越,开茶时间早
3月9日一早,大港头镇北埠村的高山上早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茶农们背着茶篓,穿梭在茶园中,不一会儿,嫩绿的茶芽就装满了茶篓。北埠村是莲都区有名的茶村,种植茶叶1.23万亩,占整个莲都区茶叶面积的四分之一,茶树品种以“乌牛早”“安吉白茶”“黄金芽”为主。北埠村茶农杨祖沛告诉记者:“今年第一批特早茶‘乌牛早’在2月21日就开始采摘了,一些上海、苏州的客商,为了尝鲜,早在正月初十就赶过来采购早茶。”
北埠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四季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每年立春后气温回升早、茶芽萌发早,是我省最早开采的绿茶产区之一。据了解,今年大港头镇茶青价格早期达到每公斤200元左右,3月10日为每公斤90元左右。“由于受2月的冷空气影响,今年‘乌牛早’开采时间比往年推迟了10天左右,但即使这样,北埠村的开茶时间仍然比丽水其他地区早得多。3月初,北埠村已经全面进入春茶开采。”大港头镇农技站站长钟海东说。
据了解,为了解决采茶工短缺的问题,莲都的茶园业主早在春节前就安排人到河北、安徽、山东等地招募采茶工。来自河北的采茶工董梅告诉记者,今年是她第二年来北埠村采茶了,“现在,手艺好、采茶速度快的采茶工一天能有200-300元的收入,而且这儿的采茶周期有50多天,比其他地方时间长,还包吃包住,对我们采茶工来说,收入自然提高了。”
据统计,目前莲都区共有茶园4.95万亩,其中早茶2万亩,主要集中在大港头镇、碧湖镇、丽新畲族乡等地。截至2017年底,大港头镇茶园总面积达到2.39万亩,茶叶种植覆盖全镇10个行政村4000多农户,7000多人从事茶叶生产及加工。
茶叶一天一个价,茶农每天和时间“赛跑”
“茶青多少钱一斤?”“你的茶叶采得大大小小的,便宜一点,45块一斤怎么样?我赶着回去吃中饭呢!”“我的茶都是早上刚采的,价格加一点喽,47块你拿走!”……3月9日中午,丽水莲都区大港头镇杨山村毛田岗茶青市场里人头攒动,询价声不绝于耳。茶农们卖得开心,茶商们买得称心,大家笑逐颜开。家住毛田村的茶农杨耀东家里种了30多亩茶,这天他挑了三筐茶青来卖,把茶筐往地上一放,马上就有收购商围过来询问价格,一番讨价还价后,杨耀东以每公斤88元的价格卖了出去。“今年正月十一的时候,我的茶青卖到了每公斤190元呢!现在茶叶量多了,是一天一个价,有时候甚至是半天一个价,觉得价格合适那就赶快出手喽!”杨耀东边说边把一箩筐茶青抬到秤上称分量。
在杨耀东这样的茶农眼里,茶叶早上市一天,就意味着更多的收益,而这也正是吸引湖州茶农潘建华来北埠村种茶的原因。“这里的茶叶比其他地区早上市半个月,对茶叶来说就是巨大的优势。”2009年,潘建华来到北埠村考察,觉得当地土质好、气候好,于是承包土地安心当起了茶农,并成立了莲湖茶叶专业合作社,如今他的茶园面积达到750亩,其中“乌牛早”种了160亩。“‘早’是‘乌牛早’茶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可以说在全国名茶市场上独占‘品茗之道在于新’的优势,再加上北埠开茶早,可以说种‘乌牛早’就格外有优势了。”
莲都吸引了像潘建华这样的人来种茶,也吸引了缙云、松阳等地的茶商来买茶。松阳的“茶二代”王倩打包完早上买到的4大袋茶青,准备出发回家,“目前,我们松阳的茶还没开采,所以这几天我帮家里先来这里进点儿茶青。”王倩说,这已经是她第四天来毛田岗茶青市场进货了,她每天往返于莲都和松阳,每次收购100多公斤茶青,回到家就开始准备炒茶。
杨山毛田岗茶青市场如今已名声在外。据相关部门统计,该市场交易量最大的一天达到8000公斤,年交易量达600吨,年交易额为8000万元左右。
双重保障,解决茶农后顾之忧
近年来,大港头镇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在发展旅游、养生等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名优茶种植,在“早”和“优”上做足了文章,茶叶产业发展稳步提升。据统计,去年莲都茶叶产量1980吨,实现产值2.3亿元,茶叶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茶叶是易受天气影响、灾害多发普发的产业,而莲都种植茶叶的地区多处山区丘陵,受海拔、地势地形等因素影响,容易形成局部小气候,部分山区茶园几乎每年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霜雪、寒流冻害或者干旱,导致减产。“我们茶农是靠天吃饭的,谁都忘不了曾经吃过天气的苦。”潘建华说,自从2016年他的茶园装上了30台“宝贝”,这两年他晚上睡觉踏实多了。
走进潘建华的茶园,只见一台台立式“风扇”高高矗立在茶园中,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是茶园安装的防霜冻风扇,当茶园地表温度在3℃左右时,容易形成霜冻,这时这个风扇会自动启动,把7-8米高处的温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保证茶树附近的温度维持在4℃以上,防止霜冻。”潘建华说。
有了这些防冻“保镖”,再加上太阳能杀虫灯、信息素粘虫板等茶园管理新技术,潘建华的茶园管理水平日益提高,茶叶质量安全品质也得到顾客认可,去年他的茶叶销售额达500万元。
除了茶园设施提升,莲都区相关部门还积极开展茶园种植政策性保险工作,为茶农撑起一道“保护伞”。据统计,今年人保财险莲都支公司共为79户农户承保政策性茶园种植险,承保茶园面积1855亩,总保险费22.25万元。“有了这些保障措施,我们茶农少了许多后顾之忧。”潘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