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3版:浙江林业

全民行动 植树护绿

  编者按: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植树添绿正当其时。日前,浙江省、杭州市党政军领导来到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规划亚运村地块的植树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拉开了全省春季绿化造林和义务植树的序幕。
  随着一道道工序一丝不苟地完成,一棵棵苗木在泥土里稳稳地扎根,一片片新绿随之延展开来。当天共种下红豆树、浙江樟、浙江楠、银杏、榉树、朴树、桂花、樱花、红枫、鸡爪槭、海棠等珍贵彩色树种1600余株。
  今年,我省提出要“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浙江”。根据计划,全省将完成2150万株珍贵树种植任务。
温州:启动全民义务植树“双月”活动
  笔者近日从温州市林业局了解到,温州启动2018年义务植树“双月”(3月和4月)活动,市民可以通过8种尽责形式参与到今年的义务植树活动中。
  据了解,大力植树造林,是温州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大花园”建设和美丽温州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重要载体。今年,温州市绿化和湿地保护委员会呼吁,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干部要带头引领,发动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掀起春季义务植树热潮。同时,要坚持适地适树适时植树,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
  去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印发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明确了全民可通过8种形式尽责义务植树。温州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民可参照8种形式,充分利用可绿化空间,挖掘绿化潜力,突出身边增绿。重点开展赠苗造林、“四旁”植树、见缝插绿,大力推广墙体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坡面绿化等立体绿化。此外,要结合“一村万树”、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美丽林相建设和纪念林(树)、绿化模范单位创建等活动,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同时,不断创新机制,拓宽市民尽责渠道,大力推行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形式,不断丰富、拓展、创新和充实义务植树活动内容。
  温州市绿化和湿地保护委员会同时要求,发挥绿化在“治水治气治土”“四边三化”和“大建大美”及珍贵彩色森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合理布局、科学植树、抓点示范,以珍贵树种、彩色树种为主要树种,提升森林品质。
  据了解,今年,温州市本级在鹿城、龙湾、瓯海、洞头、瑞安、永嘉等地开辟了14个义务植树点,市民可通过8种尽责形式积极参与。
沙默 缪眎眎
湖州:推出26处义务植树尽责场所
  随着城乡居民种花种草、见缝插绿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植纪念树、造纪念林成为风尚,特别是到了每年的3月份,很多市民希望能亲手种上一棵树。但是,不少市民会为去哪里种树而发愁。
  为满足广大市民日益高涨的植树热情,让想种树的人找到地,让需要种树的地种上树,湖州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在全市推出26处义务植树尽责场所,邀市民一起种树护绿。
  据了解,根据26处义务植树尽责场所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绿化造林、自然保护、抚育管理和认种认养四种形式。其中,绿化造林9处、认种认养15处、自然保护1处、抚育管理1处。
  据湖州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各地造林绿化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周边、交通便利的地方已基本完成绿化,可用于义务植树的地块越来越少。为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多途径增加绿色资源,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印发了《关于创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通知》,对义务植树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提出了多种义务植树尽责方式。
  该通知共提出了8类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分别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以及其他形式。同时,明确了每类尽责形式的内容及折算标准,针对11岁至60岁的男性和11岁至55岁的女性,提出了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也就是说,除了直接参与造林绿化外,公民积极参与林木抚育管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古树名木保护、森林设施修建,以及国土绿化公益宣传等活动,都是义务植树尽责形式。 忻媛
绍兴:义务植树点受热捧
  又是一年植树季。绍兴市掀起了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的新热潮。
  去年,绍兴市通过组织实施国土绿化“十大工程”、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举措,完成造林更新2.98万亩,其中平原绿化1.78万亩,新植珍贵树185.1万株,新建省级森林城镇6个、森林村庄18个,市级森林城镇7个、森林村庄52个,省级森林城镇建成数位居全省前列。同时,注重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全市有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255.44万亩。通过实施林相改造和针改阔等方式,推进森林抚育,去年新增生态公益林优质林分1.5万亩,总量达到233万亩,占总面积的91.2%,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今年,绍兴市将围绕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标杆的总目标,坚持城乡统筹,突出在主要水系、交通干线沿线等重要区域,进一步加大国土绿化行动规模和力度,计划投资18.43亿元,实施国土绿化“四大工程”55个重点项目。全市计划完成造林更新2万亩,平原绿化1.17万亩,积极助推“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组织实施珍贵树种发展示范和“一村万树”行动,进一步推广种植珍贵树、彩色树、乡土树,新建市级以上森林城镇6个、森林村庄40个。
  今年开辟的13处市民义务植树点,再次受到市民热捧。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造林更新5407亩,其中平原绿化4198亩,新植珍贵树60.9万株,完成年度任务的三分之一。
周国勇 蔡列刚
北仑:爱绿护绿形式丰富
  爱绿护绿之风蔚然兴起,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很多单位和市民都会自发组织或参与植树活动。然而,不少人常常遭遇一地难求甚至树木成活率低的尴尬。面对市民“无处安放”的植树热情,近日,宁波市北仑区相关部门启动了多元化的爱绿护绿新形式:为树木佩戴二维码铭牌、圈定闲置绿地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认养认管……
  不仅如此,在创建花园城市和森林城市目标的指引下,近年来,北仑区采取见缝插绿、借地建绿、宣传引导等措施培养全民的生态自觉,以此让绿意浸润港城每个角落。
  近年来,每到植树节前后,宁波市都会拿出大面积绿地和一定量的树木,供广大市民和单位认养认管。据介绍,城市绿地、树木认养期限最低不少于1年,期满可以续签,市民可自愿投入一部分资金或时间,对这些树木进行照顾。认养认管城市绿地在500平方米以上或认养认管树木10株以上的,可以设置认养认管标志。
  今年,北仑区也推出了15块绿地,共计559667平方米。“不过,为了不影响树木的生长质量,认养认管活动主要是在专业园林管理单位的指导下开展。”北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园林处工作人员说,无论植树、挂二维码还是认养认管,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的同时,其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希望我们生活的环境绿意更浓。
邬倩倩 杨松
浦江:提高植树造林的“景观”含量
  “人勤春来早,春来人更勤。”早春的浦江已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正是义务植树的大好时机。“巾帼林”“廉政林”“共青林”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县上下都投入到繁忙的植树造林当中。
  近年来,浦江县紧紧围绕绿色低碳、自然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森林浦江”这一目标,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多方联动、全民参与,将绿化造林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庭院”建设等有机结合,以超常的举措、超常的力度,加快构建城市乡村统筹、山水林田湖一体、防护功能完备的城乡森林生态体系,促进了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城乡面貌的全面提升。
  该县在引领全民广泛参与义务植树造林的同时,积极创新绿化工作载体,通过开展绿地“认建、认种、认养”等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投身绿化事业,共建美丽家园。据统计,去年浦江县完成造林更新2010亩、平原绿化2515亩,建设义务植树基地30余处、各类认建认养基地240余处,呈现出村村有认建认养基地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浦江县始终致力提高植树造林的“景观”含量,大力推进两路两侧、河道两旁、村庄四周、农田水网等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呈现以绿色为基调、彩叶树种为点缀、彰显浦江特色的森林景观。浦阳江生态廊道、茜溪美丽精品线、秀美前吴山水线等11个生态景观林工程就是最好的体现。仅去年,该县就完成建设珍贵彩色健康森林1.44万亩,种植珍贵树种30余万株,完成“四边”绿化530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森林村庄2个,市级森林村庄44个。
  今年,浦江县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开展寻找身边可绿化植树点活动,已向社会公布义务植树点29个,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5处、认建认养基地30处。杭坪镇曹源村在县林业局的帮扶下,利用荒芜的茶山等发展香榧,并争取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到3月底将完成栽种“5+2”香榧大苗9600株,共计300亩。
  目前,浦江县正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地的“森林村庄”“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活动也十分活跃。这个春季,各地发动村民见缝插绿,开展房前屋后及庭院绿化。连日来,大畈乡各村掀起播种花草籽,种植玫瑰花、樱花、桂花等热潮。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庭院内都成了种植花木的好场地,“花漫大畈”呼之欲出。
郑燕颖
江山:持续推进“一村万树”行动
  初春时节,在江山市双塔街道杨敦村,村口的梅花陆续吐蕊,零星地开出了朵朵小花;片片梯田里,一排排新栽种的紫薇树苗整齐划一、层层叠叠向上排列;不远处的牡丹湖,碧绿的湖水犹如无瑕的翡翠,阳光下闪着粼粼微光;旁边的凉亭里,三三两两的老人和孩子或坐着聊天、或玩闹嬉戏,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前些年开展村庄洁化,实行垃圾分类,村庄干净了,还得继续绿化美化。”杨敦村党支部书记郑江富说,为了保证绿化效果,村里还专门组织外出学习考察,最终确定将美国紫薇作为主打品种。去年以来,杨敦村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集体采购了2万多株苗木,在杨家坞区域建设紫薇基地。他们还将“一村万树”示范村创建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组建了10支由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分组分片对30多亩紫薇基地进行土地整理、施肥、栽种、后期管理等。“种树不仅要‘种’出美丽环境,还要‘种’出经济效益,变美丽乡村为美丽经济。”郑江富表示,“村里已经在配套发展果树种植,等到紫薇花开遍村庄,来我们村休闲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
  去年,江山以增加珍贵树种资源战略储备和彩化造景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适地适树、科学推进的原则,启动实施“一村万树”三年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珍贵彩色树种示范村100个以上,种植珍贵彩色树种累计300万株以上,在全市形成“一带一树、一村一景”的珍贵化、彩色化村庄绿化体系,为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提供强有力支撑,打造幸福乡村建设“升级版”。
  在江山市林业局等部门的牵头带动下,各村积极申报“一村万树”示范村,踊跃开展“一村万树”行动,并吸引了工商资本参与“一村万树”工程实施。双塔街道新塘坞村种植紫荆1.5万株,将紫荆观光园与该村金钉子、海底世界、枇杷基地等相结合,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四都镇傅筑园村、峡口镇三卿口村将省珍贵树种造林基地项目与“一村万树”示范村创建相结合,分别种植150亩浙江楠和200亩榉树、红豆杉;市绿业有限公司引进种植美国红花紫薇新品种,种植面积达500亩;峡口镇柴村村依托上海山水青集团发展茶花基地600多亩等。
  据了解,目前,江山已完成珍贵树造林66.7万株,“一村万树”示范村41个,建成珍贵树示范林12片,完成保障性苗圃1个。“今年,我们已派出多批造林技术人员指导各地开展绿化造林工作,提供造林技术、村庄绿化技术、果树生产技术等各种技术服务。”市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一村万树”行动为抓手带动绿化造林,苗木以珍贵树种为主,结合村庄绿化和义务植树活动,搭配适合体现地方特色的彩色树种,其中香榧、薄壳山核桃等也是重点推广的名贵经济林造林树种。今年,江山计划争创“一村万树”示范村35个,完成珍贵彩色树种种植62.4万株。
徐璐 柴茂林 陈才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