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供销

三门县供销社注重培育“小海鲜”品牌

  今年1月27日,“三门小海鲜”登上央视财经频道年货大调查栏目,让“三门小海鲜”又火了一把。据悉,三门县供销社(农合联)以“培育和推广养殖品牌”为抓手,借助电子商务,缩短配送时间,拓宽销售半径,做足“鲜”字文章,同时搭配本地土特产,做好品牌包装,抢占年货市场。
  三门素有“三门湾,金银滩”美称,盛产鱼、虾、贝、藻、蟹五大类100多种“小海鲜”,全县有养殖面积20.5万亩。除三门青蟹外,作为三门县小海鲜代表的牡蛎、梭子蟹、小白虾、缢蛏等,有口碑,却缺乏足够影响力。因此,三门县在全力推广“三门青蟹”品牌之余,也在探索其他养殖产品的品牌培育和推广。
  去年,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三门县“中国小海鲜之乡”称号。“‘三门小海鲜’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区域性集体商标等,我们也正在申请中。”三门县供销社主任赵勤丰说。
  随着“三门小海鲜”品牌打响,为渔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提供了平台,也让三门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台州三港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柯孔柱说,“三门小海鲜”品牌打响后,蛏子、小白虾等订单量提升,销售半径扩大。
  目前,三门县相关部门正着手起草三门小海鲜振兴规划,以悠久的渔俗文化、丰富的小海鲜产品为基础,把标准化建设、文化内涵挖掘、营销渠道和方式创新、科技体系支撑等与品牌建设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振兴蓝图。
  赵勤丰说:“我们将规范小海鲜生产质量标准,深入挖掘‘讨小海’‘烹小鲜’的渔业文化和餐饮文化,引导三门渔业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出‘鲜甜三门’主题游,深化创新精深加工,完善创新产销网络模式,拓展渔业附加值和产业链。” 李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