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坚定不移“绿色发展”

——二论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作为全国唯一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首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首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我省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我省为全国农业发展贡献浙江智慧的底气所在。
  坚持农业绿色发展,要构建绿色的政策体系。农业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主体诉求杂,政策是政府有形之手助力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具有导向和引领的意义。党委、政府倡导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都要通过系列政策举措旗帜鲜明地摆出来,明明白白地告诉社会大众。要对现有农业扶持政策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按照振兴乡村的部署和绿色发展的要求,该强化的进一步强化,该归并的适当归并,该废除的坚决废除,进一步健全支持和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将珍贵的、有限的公共资源用在最需处、花在刀刃上。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提高政策的知晓度来放大政策的调控作用。
  坚持农业绿色发展,要打造绿色的产业形态。当前的农业生产,规模化是总体趋势,但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仍然是基本面。在这种形式分散、各自为战的生产格局下,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适当的引导和干预必不可少。除了上述的政策调控外,还要发挥规划、金融、保险、技术推广等多种作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对一些生态高效、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和环节,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助力其做大做强;而对一些资源消耗大、环境不友好、发展前景弱的农业产业和环节,则要横眉冷对,该禁止的禁止,该封杀的封杀,携市场无形之手,“助力”其尽快走向式微乃至消亡。
  坚持农业绿色发展,要引领绿色的消费理念。如果说前两者都是在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话,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无形之手。浙江作为市场大省,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尤其明显。市场崇尚安全、优质、绿色的精品农产品,绿色消费理念盛行,优质优价的市场法则能够充分发挥,则这种理念一定会很快传导到生产环节,对生产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而这样的消费理念,既有赖于生活水平提升过程中的自发形成,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宣传引导。走进新时代的农业人,不仅要懂得生产经营,也要善于宣传引导,充分借鉴工业领域理念式营销的手法,通过鉴赏、推介、展销等多种有效途径,大力培育绿色消费理念,以此引领生产领域的绿色化。
  总之,新时代的浙江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在坚定高效生态战略上强定力,在健全绿色发展长效机制上出实招,让绿色成为浙江农业产业、农产品、农业生产方式的普遍形态,成为浙江在全国农业版图上的鲜明标识、金字招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