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畜牧兽医

如何防治猪呼吸道疾病

  猪呼吸道疾病至今是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自去年11月份以来,呼吸道疾病更是易感染、难以彻底治愈。谈起呼吸道疾病大家都怕,原因有二:其一,生猪患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容易死亡;其二,生猪患慢性呼吸道疾病,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不长。
发病原因
  主因: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猪肺炎、蓝耳病、流感多见、后期混合感染等。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3月龄最易感,具有季节性,多发生于4—5月和9—12月;发病时皮肤和黏膜变紫色,口鼻排出带血色的泡沫状物,肺表面附纤维素凝块,粘连;具有口鼻流血、突然死亡、高烧、呼吸困难的典型特征。
  猪支原体肺炎(气喘病) 以慢性发作为主,小猪易感。早晚、运动时干咳,体温饮食无变化,肺部对称性胰样或“虾肉”样病变;该病特点是体温正常,短暂咳嗽。
  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为2—4月龄的青年猪;发病时发热、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关节肿胀,跛行;全身性浆膜炎。特点是复式呼吸,病程长,体瘦毛乱。
  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炎) 发病急,多发于中、小猪,体温在41℃以上;呼吸困难,流鼻涕,咽颈部肿大,肺炎区切面红白相间,呈现大理石样花纹;具有明显的咽颈部肿大,突然死亡、呼吸困难、部分鼻流血、体温高等特征。
  猪流感传播迅速,发病率几乎高达100%,病死率高,体温升高至40℃—42℃,打喷嚏,肌肉关节痛,眼鼻流出黏性分泌物。
  以上这些呼吸道疾病的诱因有: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猪舍内空气质量下降、有毒有害气体增多、空气污浊,环境干燥粉尘过大、饲料霉菌毒素等间接影响了生猪呼吸道,导致呼吸道相关疾病的进一步扩散。
如何预防
  坚持自繁自养和做好疫苗接种的原则。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外购仔猪的购买。
  适宜的环境控制。做好保暖工作,及时通风降低猪舍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保持猪舍适当湿度,减少猪舍悬浮物对生猪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减少诱发因素。
  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消毒、落实猪场防疫安全措施,将外来病原微生物拒之门外,全进全出,做好猪场卫生消毒工作,在饲养方面做到全面均衡,因为营养平衡是最好的免疫。
  药物预防。定期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麻杏石甘散、清肺止咳散等,这些对于猪场防范于未然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采食量下降不明显时,重点在饲料中加药;采食量下降显著时,饮水同饲料同时给药,既不吃料也不饮水必须注射给药。
  严重猪只治疗方案:方案一,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注射液;方案二,替米考星+林可霉素注射液;方案三,泰乐菌素+卡那霉素注射液。用药同时配合使用氨茶碱、地米效果明显。
  大群紧急防控方案:麻杏石甘散(清肺止咳散)、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多维等混合拌料,连用7—10天,效果明显。
  总之,猪呼吸道疾病这一顽疾固然厉害,但只要方法得当,科学控制,完全可防可控。
沈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