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连续几天忙到凌晨三四点

长兴县泗安镇干部黄际来的救灾故事

  •   □本报记者 李曜清 通讯员 吴文杰
      天灾无情,带来的不仅是财产损失,有时候甚至是生命危险。
      “幸亏黄际来他们守在我家里,劝我不要进大棚,不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记者30日上午在长兴县泗安镇玉泉村见到葡萄种植户蒋有成,他回忆起25日傍晚的情形时,仍然心有余悸。
      原来,24日开始下的这场雪让他的40余亩葡萄大棚受损严重,部分大棚陆续坍塌。而当泗安镇干部黄际来牵头的镇政府工作组来到他家的时候,他还想进大棚抢救未受损的葡萄苗,被工作组的同志们死死劝住。不料没过几分钟,他想进去的那个大棚就被大雪压塌了。
      这场大雪是近年来长兴县受影响最大的一次,包括泗安镇在内的部分乡镇损失严重。泗安镇是有名的花卉苗木大镇,全镇有花卉、苗木、葡萄等种植面积近3000亩。截至1月30日中午,全镇总受灾面积904.8亩,生产大棚倒塌634.8亩。面对灾情,长兴各镇(乡、街道)紧急动员,组织抗灾救灾。
      自24日以来,黄际来就一直奋战在救灾一线,连续好几天忙碌到凌晨三四点,走村入户,查看灾情,指挥救灾。因为路面结冰打滑,好几次差点出了车祸。
      30日一大早,黄际来就冒着严寒赶到位于该镇黄巢村的长兴丰采园艺有限公司鲜切花基地查看受损情况。在这次雨雪冰冻灾害中,该基地有80多亩非洲菊大棚倒塌,预估经济损失近700万元。“老黄平日里也经常来基地指导我们,前两天还帮我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帮助卖花。这次雪灾发生后,他已经连续好几天到我这里来了。有他在,我安心了不少。”基地负责人卞良斌说。
      黄际来一边查看大棚受损情况,一边告诉卞良斌,要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抓紧把受损的大棚修复,尽快恢复生产。“马上就要过年了,我的心和农户一样着急。眼下农户最缺的是资金,只要资金一到位,后续恢复生产的工作就能容易些。”黄际来说。
      黄际来实在没有时间接受记者采访,跟记者在基地里简单聊了聊这两天的工作情况后,就又到别处去了。“不好意思啊,这两天事情实在多,下午还要到几户农户家里去看看。”
      图为1月30日下午,黄际来(左)在受灾严重的长兴丰采园艺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查看非洲菊苗受冻情况。 本报记者 李曜清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