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科技

雨雪冰冻天气下,农作物防冻这样做

  受强冷空气影响,从24日起我省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25-26日浙中北部分地区下了中到大雪、山区暴雪,最低气温降至0℃左右,山区-1℃--3℃,有冰冻。据浙江省气象台预测,27-28日全省还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29日雨雪渐止转阴到多云,30日多云转阴,部分地区有雪或雨夹雪。
  本次雨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气温低,部分地区出现了明显积雪,山区还出现冻雨,对我省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1月23日,省农业厅发出《关于做好雨雪冰冻天气农业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把农业防范雨雪冰冻天气作为当前突出任务来抓,科学制定防冻抗寒技术方案,并组织技术服务队,深入农业园区、农业生产基地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指导帮助农民群众有效采取防御措施。1月26日晚,省农业厅对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全省农业系统齐心协力帮助救灾减灾。
  为降低雨雪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指导农业主体采取科学应对措施,省种植业管理局(省农技推广中心)提出了种植业生产中的应对措施,现介绍如下。
春粮油菜:适施苗肥促壮苗
  1.清理沟渠防积水。一些田块冬种迟,未及时开沟,加上近期阴雨天气,部分大小麦、蚕豌豆、油菜田块出现田间积水现象,要及时清理田内三沟、田外排水渠,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低温天气田间结冰对农作物造成冻害。
  2.做好覆盖防冻害。当前,大小麦、蚕豌豆、油菜生长正处于苗期,苗体小、抵抗力较弱,遇到较强低温,很容易产生冻害,有条件的地方和农户,要在低温来临前,在植株上撒施草木灰或谷壳,或用稻草覆盖,或喷施防冻剂,以提高地温和植株体田间小气候温度,防止冻害发生。
  3.适施苗肥促壮苗。对生长较差的大小麦、油菜等作物,在低温冰冻天气过后,要赶晴好天气,及时施苗肥,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或复合肥10公斤,或喷施叶面肥,促使植株尽快恢复长势,促进大小麦分蘖、油菜花芽分化,形成健壮苗。
  4.中耕除草防草害。在低温天气来临前,抓紧中耕培土,提高地温护根,增强根系活力,减轻低温冰冻对根系的伤害。低温冰冻天气过后,对杂草萌发的田块,要抢晴天,及时喷施除草剂或人工除草,防止开春后杂草大量发生而影响春粮油菜生长。
果树:培土灌水防冻害
  1.树体保护。以生石灰、石硫合剂等作为涂白液对树干进行涂白,幼龄树和小苗可用稻草包裹植株,或以草帘、编织袋覆盖树冠,成年树可搭棚覆盖,以减轻冻害;提前喷施富含钾钙与氨基酸的营养液,以利防冻。
  2.培土灌水。中耕培土,形成10-20厘米高的土墩,在低温冻害前进行充分灌水,利用水的潜热提高地温,减轻冻害。
  3.熏烟防冻。可在寒潮来临前夜,用杂草、木屑、秸秆等点火燃烧,形成烟雾,以减少辐射散热,从而减轻冻害的发生。每亩可设置3-4个熏烟点。
  4.检查大棚,加膜保温。做好大棚的检查修补、加固工作,可在单膜大棚内加盖棚膜,视低温情况在棚内烟熏加温,烟熏后要及时通风。
  5.除雪抗冻。选择在中午前后气温回升时,尽快除去枇杷、杨梅等常绿果树上的积雪,避免枝干断裂。当前正值枇杷幼花、幼果萌发期,雪后晴天,要及时将花、果穗上的雪去除,使花果表面快速干燥,防止果穗因湿润结冰,加重冻害;大棚设施要及时扒雪,必要时可采取破膜保棚架等应急措施。
  6.灾后管理。一是喷施叶面肥,提倡春肥早施,薄肥勤施,尽快恢复树势。二是清沟排水,及时排除园内积水。三是及时清除枯枝,适度修剪,防治病虫。
茶园:铺草覆土防伤根
  1.对可能引起低温冰冻的幼龄茶园,做好铺草、覆土等工作,防止冻土伤根。
  2.对于低洼积水的茶园、苗圃,要及时开沟排水。
  3.加固苗圃棚架。当苗圃棚架积雪严重时,应及时清除表面积雪,防止塌架受损。
  4.加强巡查。做好茶厂、休闲观光茶园等相关设施的雪冻防护工作。
蚕桑:除雪排水防浸泡
  1.加固大棚。做好对养蚕、果桑等设施大棚的现场巡查,加固大棚,及时清扫除雪,防止大雪压棚倒塌,造成损害。
  2.做好桑园防冻抗寒措施。雨雪天气来临时,可采用田间熏烟等方法进行增温抗寒;或用稻草、薄膜等覆盖桑树,以防冻抗寒,保护树体;及时排除桑园积水,特别是新种桑园和桑苗地积水,以防止结冰和雨水长期浸泡,损伤桑树皮层。
蔬菜:除雪固棚防坍塌
  当前正值瓜类育苗、茄果类蔬菜定植期、越冬番茄和茄子采收期,蔬菜种植户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积极采取保暖防冻措施,减少因雨雪天气造成的损失。
  1.加固大棚,及时清除棚膜上的积雪,防止大雪压塌大棚。
  2.做好保暖防冻工作。重点是瓜菜育苗棚,多层覆盖保温,必要时开启电热线与补光灯,以增温补光,也可采取点蜡烛、烟熏等防冻害措施。
  3.抢收部分蔬菜,室内存放,以提高效益。
  4.清沟排水,防止雪水(冰水)倒灌,引起植株低温冷害,发生萎根。
食用菌:保温除湿重管理
  1.露地种植的食用菌(黑木耳、大球盖菇等),要清理并挖好田块的排水沟渠,确保冰雪融化时及时排水防渍。
  2.设施栽培食用菌(香菇、蘑菇等),做好保温增温工作。如采用双膜覆盖栽培的蘑菇,压紧外层塑料膜,防止漏风。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冷空气侵袭;堵塞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在大棚北面用农作物秸秆堆成防风障,以挡风防寒。
  3.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检查并加固厂房、棚架,及时清除棚顶积雪,防止大雪、冻雨压塌或砸坏大棚,必要时可采取移除覆盖物等措施,以减少菇棚承压,确保大棚安全,减少损失。
  4.停止向料面喷水或菌棒注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对可采收或即将采收的食用菌,进行抢收。
  5.灾后管理。一是清除积雪,清沟排水。要及时排除冰雪融化后的田间积水,尽量减少露地栽培食用菌的菌棒(菌床)在雪水中浸泡时间,防止菌棒内菌丝缺氧、活力下降,发生软化烂棒;及时清除菇棚(房)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防止菇棚(房)倒塌。在菇棚(房)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二是做好栽培场所通风管理,保持空气新鲜,以降低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如已发生病害,要及时采取隔离管理措施,或作无害化处理。三是加强菇棚(房)的保温管理。可在棚外用薄膜、草帘等覆盖物遮挡,减少进出菇房的次数,以确保菇房温度。四是待气温稳定回升时,要及时清理菇床,清除死菇。等菌丝恢复生长后,恢复日常管理。
中药材和花卉:保温施肥促生长
  当前浙贝母、元胡即将进入出苗期,铁皮石斛等多年生药材处于越冬生长期,非洲菊、百合以及盆花等主要鲜切花品种正处于关键生长季。雨雪冰冻天气下,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丰产丰收。
  1.做好抗寒防冻措施。对浙贝母、元胡、西红花等中药材,可覆盖稻草、遮阳网等防冻。控制好铁皮石斛基质含水量,密封棚膜,防止冷空气进入棚内,大棚内可采用多层覆盖保温。对在育种苗、盆花及部分年宵花卉、名贵花卉等,要做好入棚保温工作,百合和年宵花需加强加温措施,尤其是低温来临时,夜间要注意值守,连续加温,防止棚内温度骤变产生冻害。对简易大棚生产的非洲菊,低温冰冻来临时,需加膜抵御低温,可采用大棚内加一层无纺布的方式,增强保温性能。
  2.检修、加固大棚。低温雨雪天气来临前,要对大棚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支架和薄膜,发现破损要及时更换,同时要加固大棚,提高大棚棚架的抗压性,防止雪压倒棚。棚架上有外遮阴设备的,要收起收紧外遮荫上的遮阳网,防止雪压毁坏。
  3.疏通沟渠,清沟排水。抢晴天,及时清理田内“三沟”,确保排水畅通,清除积雪,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植株恢复生机。白天气温超过大棚内温度时,要立即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4.科学施肥。可喷施植物动力2003、0.2%磷酸二氢钾或撒施草木灰等,促进受冻药材作物快速恢复生长。
  5.病虫害防治。受冻植株长势差,抵抗力较弱,易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应及时喷药防治。本报综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