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安吉县报福镇村级物业联建房内一派忙碌景象。带着土渍的2500公斤冬笋刚完成堆放,5名工作人员又将印有安吉冬笋标识的竹篮、麻布袋卸下依次摆放。这两天,这些冬笋将完成包装,并搭载专门的物流车,发往物美超市浙江地区的各大网点。“今年的1.25万公斤冬笋已经卖完了!”前来帮忙的中张村福灵竹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驰笑着介绍,合作社有千亩竹林,以往冬笋季,他们的销路仅来自县里的土特产店、礼品店,渠道比较单一而且配送的物流成本较大;如今能把冬笋卖进物美超市,依托统一物流、数以百计的门店资源,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安吉报福镇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报福镇成立畲林福美笋竹专业合作社,涵盖了全镇10余家竹林大户、村级笋竹专业合作社,拥有2000多亩的竹林资源。今年起,“畲林福美”的竹林地,将作为安吉县专业笋用林示范基地进行培育。
“与以往竹林又卖竹又卖笋不同,我们的笋用林示范基地是‘专业’卖笋的。”该负责人说,在卖竹利润降低、砍竹成本上涨的背景下,“专业”卖笋成为竹林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统里村村民高光华打理着自家160余亩的竹林地。他说,仅以冬笋计算,开展笋用林培育后,每亩可产出150公斤,一个冬季,他就能收获10余万元的毛利。
目前,报福镇已开始对竹林地进行修整,尽最大可能提升竹笋产出能力。“我们预计大部分竹笋都可通过超市渠道有效消化,在示范基地培育成功后,合作社将与县内其他乡镇合作,带动安吉冬笋拓展县外市场,打通销售路径的‘最后一公里’。”
杨君左 许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