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看海听涛

舟山渔农家特色民宿发展势头好

  □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一幢依然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风貌的两层农家民居,房前院后爬满了海岛特有的绿色植物,院内的秋千旁摆放着木桌木椅,供游客安静小憩,院外则是青翠的农家菜园子。登上小院的顶楼平台,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海,游客可以沉醉在海风与鸟鸣的交响中,享受一番慢生活的雅趣。
  这是1月16日记者走进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街道乌石塘村民宿经营点——“英子的海”看到的一幕。民宿女主人陆瑛英小名“英子”,她告诉记者,自2017年3月开张以来,她致力于为游客提供“家一般的服务”,很多游客记住了它的名字,成了回头客。“目前,民宿的营业额已突破30万元。”
  无独有偶。地处朱家尖街道寺岙小区的“漫度”民宿,自2016年7月开业以来,依托附近南沙景区人气,生意也一直不错。民宿负责人张孝英告诉记者,该民宿共有9个房间,去年接待的游客主要来自江浙沪、东北等地,全年客流量有七八百人次,营业额15万元以上。
  因为环境整洁、富有特色,去年12月,“英子的海”和“漫度”都被认定为2017年“东海人家”渔(农)家特色民宿。
  为打响全市民宿统一品牌“东海人家”,舟山市已连续两年开展了“东海人家”渔(农)家特色民宿和渔(农)家民宿特色村认定。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先后出台《关于加快舟山群岛新区渔(农)家乐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提出要围绕“海岛、生态、海鲜、渔村、文化、佛教、禅意”等特色资源,加快海岛特色民宿开发,打造一批渔(农)家乐特色民宿和集聚村,实现渔(农)家特色民宿区域化、品牌化发展。
  如今,富有海岛特色和海洋文化风貌的舟山渔(农)家乐已成为舟山群岛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业态和渔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截至2017年底,该市共发展渔(农)家乐集中村37个,休闲示范点65个,渔(农)家乐经营户(民宿)2861户。其中省级渔(农)家乐集中村(点)34个,省级渔(农)家乐特色乡镇4个,市级民宿特色村21个、特色民宿78家,三星级经营户(点)381家,四星级以上经营户(点)58家,渔(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7322人,2017年全市渔农家乐营业收入26.16亿元,接待游客1057.9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5.5%和13.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