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曜清
本报讯 1月17日至18日,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先后赴建德、永康和浦江等地调研特色农业产业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他在调研中指出,现代农业发展要以当地实际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业优质、高效、生态、绿色、智能发展,以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在位于建德市杨村桥镇的“建德草莓小镇”,林健东来到建德阳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小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向企业负责人仔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他指出,农业龙头企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利用好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在壮大企业自身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在建德市红姬草莓专业合作社,林健东走进联栋钢架大棚查看草莓长势情况。他指出,要示范推广土壤生态修复、基质立体栽培和以螨治螨等绿色生产技术,建立健全草莓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做精做强建德草莓产业,打响“建德草莓”区域公用品牌。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加快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永康市的浙江方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藏红花种植及深加工的农业企业。企业按照“企业+农户”的经营方式,推行“藏红花+水稻”轮作模式。林健东强调,要建立小农户和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培育壮大“农创客”队伍,发挥“农创客”驱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作用。他建议当地政府部门制订出台专门规划,在用地、金融政策上给予扶持,推动藏红花等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浦江县自去年以来全面实施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计划,试点探索以“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的“整镇抱团、全域摘帽”的发展模式。目前,该县累计消除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168个,用一年时间提前完成两年任务。林健东指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政治问题。各地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坚持党政主导,因地制宜,长效管理,注重短期脱困和长期发展相结合,着力增强“造血”功能,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薄弱村增收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