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品牌

“卡露伽”鱼子酱售价比国外产品高10%仍供不应求——

一勺鱼子酱的高质量供给

  鱼子酱、黑松露、鹅肝,被欧洲人誉为“世界三大美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鱼子酱,这种传统西方食材,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卡露伽”。
  创办仅14年的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卡露伽”鱼子酱超过65吨,成为全球知名的鱼子酱生产商;在欧美市场,售价比国外同类鱼子酱高出10%,却仍供不应求;产品连续7年供货德国汉莎航空头等舱……
  让公司负责人王斌感到骄傲的是,他们的“卡露伽”鱼子酱占据世界第一的出口量,靠的不是低价,而是过硬的品质。
深水养殖解决北鱼南养
  鱼子酱因为产量稀少且营养价值高,一直受到西方消费者青睐。然而,上世纪末开始,由于过度捕捞,产鱼子酱的野生鲟鱼濒临灭绝,鱼子酱产量随之急剧下滑。
  野生鱼子酱产量急剧下滑,鱼子酱在欧美市场上价格节节攀升。1998年,当时还在中国水科院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发现,中国鲟鱼养殖产业仍是一片空白,便着手研究鲟鱼的人工繁养。他便是后来创建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王斌。
  经过4年的探索,王斌的鲟鱼繁养技术趋于成熟,能够人工繁育、养殖鲟鱼。之后,他便开始寻找水资源充沛且水质较好的地方,准备进行规模化养殖。2005年,王斌将研究成果带到了千岛湖,建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然而,王斌没想到的是,养殖场很快暴发了一种“红嘴病”,鲟鱼死了一大半。经过分析,王斌发现,这是因为鲟鱼属于北方冷水鱼,无法适应浙江夏季的高温,于是出现鱼嘴红肿的现象,大批鲟鱼窒息死亡。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斌在潜水时感觉越往下水就越冷,突然有个念头一闪而过:千岛湖表层湖水水温虽然较高,可到了15米以下,水仍是清凉的。“能不能让鱼到深水区度夏?”
  于是,王斌试着将千岛湖里的养殖网箱加深到了15米。这一招很快就见效了,红嘴病没有了。解决了最重要的水温问题,王斌的鲟鱼存活率如今高达97%,远远高于其他同行。随之而来的是,卡露伽牌鱼子酱产量也节节攀升。“早在2015年,中国就已超过传统鱼子酱生产大国伊朗和俄罗斯,其中单单我们公司一家就占全球鱼子酱产量的28.6%,成为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供应商。”
毫厘之间彰显工匠精神
  一条大鲟鱼体长可达2米多,体重200公斤左右;而每颗鱼卵的直径,却只有2至3毫米。要将这毫厘之间的美食加工好,在国际上赢得口碑,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加工鱼子酱需要十几道工序,每一道都不敢有丝毫马虎。”公司副总经理夏永涛说,不说别的,单单取卵这一步就需要两个工人完成,一个专门解剖鱼肚,另一个则负责从鱼肚里取出鱼子。他解释道,负责剖鱼肚的工人决不允许接触鱼子,这样才能保证鱼子的卫生安全。
  腌制鱼卵更是个精细活,需要精准到一分钟。夏永涛说,鲟鱼品种不同,鱼子直径大小存在零点几毫米的差距,而这就要求腌制时间各不相同。“因为如果腌制不充分,盐分跟鱼卵的接触不够均匀,盐分就不能被鱼卵充分吸收,鱼卵的香味就不会腌渍出来;反之,鱼卵就会产生破卵,失去弹性。”
  公司在品质上下足了功夫。可夏永涛没想到的是,在国际市场上他们仍屡屡碰壁。“不少经销商一听说我们的鱼子酱是‘中国制造’扭头就走。”
  2010年,德国汉莎航空公开招标鱼子酱产品,并组织了一批头等舱的VIP客户、媒体代表和企业高管进行盲测。最后,“卡露伽”的两个鱼子酱产品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汉莎公司负责组织招标的总经理将盲测结果递交董事局后,却遭到了反对。原因是,董事局担心“中国制造”的品质。“好在,那位总经理很执着。”夏永涛说,他专门来到公司千岛湖的生产基地和加工厂。“面对千岛湖的好山好水和我们精益求精的加工工艺,这位老总彻底信服了。”这位老总回到德国后,再次组织了盲选。卡露伽牌鱼子酱又一次拔得头筹。这一次,中国鱼子酱终于获得了汉莎航空董事局的认可。直至今天,卡露伽牌鱼子酱仍是汉莎航空头等舱的一大卖点。
  十几年的口碑积累,让卡露伽牌鱼子酱逐渐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认可,销售到了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不同国家。如今,巴黎地区27家米其林三星餐厅中,有22家采用了他们的鱼子酱。更重要的是,卡露伽牌鱼子酱不以低价取胜,价格甚至比国外同类产品还要高一成。
提高质量满足消费升级
  问鼎全球鱼子酱产业之后,卡露伽牌鱼子酱产量和出口量仍在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2017年产值超过2亿元。然而,在夏永涛看来,随着国外市场不断复苏,国内需求不断扩大,鱼子酱市场的潜力还远不止于此。
  “在上世纪70年代鱼子酱销售高峰时,伊朗、俄罗斯鱼子酱年产量就达到1900多吨。”夏永涛说,而目前全球鱼子酱产量只有300多吨,跟高峰期相差很多。
  王斌则更看好国内市场的潜力。一直以来,国人对于鱼子酱消费不多,一方面是因为鱼子酱起源于西方,是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价格昂贵,一公斤鱼子酱最贵的要卖到18万元,便宜的也要上万元。
  “随着国内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消费升级趋势愈发明显,国人已经完全具备了消费鱼子酱的能力。”王斌说,同时不少“海归”将西方人消费鱼子酱的习惯带回国内,正在国内形成一批鱼子酱的拥趸。早在2009年,王斌就开始布局国内市场,公司在上海成立了销售中心。当时上海销售中心一年也只能卖出十几万元的鱼子酱,远远不够开销。可即便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王斌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关掉这个销售中心。“因为,这是我们面向终端的一个窗口,一个宣传鱼子酱的平台。”他说。通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卡露伽”鱼子酱已在国内市场上有了不小的销路,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去年“双11”,公司的天猫店一天就卖出了26万元的鱼子酱。在王斌看来:这其实还只是很小的数字。“要做好这个市场,就要坚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王斌说,为此他一方面不断选育优质品种,产出颗粒更大、香味更浓郁的鱼子酱,一方面更要抓好品牌建设,让更多人知道最佳的鱼子酱产自中国。 翁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