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从种植、科普到观赏

吕计进“百草园”里创新业

  金丝皇菊、三叶青、藏红花、朱顶红、黄连、黄柏、九死还魂草、吴茱萸……走进宁波东钱湖下水的一片山谷,各种名贵中草药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这里正在建设一个中草药博物馆,包括中草药养生馆、中草药历史文化馆,将成为一个中草药的科普基地、研究中心。
汽修业老总转行当“药农”
  打理这个中草药种植基地的是宁波市昱博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计进。原本从事汽车行业,最辉煌的时候,在宁波开了19家汽修连锁店,想不到,这位介入了汽修界的老总38岁时转身搞起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
  那是个偶然的机会,吕计进领教到“药中黄金”——铁皮石斛的神奇价值,由此萌生了种植濒危名贵药材的念头,从此踏上他的“药农”之路。
  初入此行的吕计进,揣着地图到全国各地去拜师学艺。他去过广东、福建,也到过中缅边境的云南边陲,跋涉在陡峭山路。好不容易寻访到一位行家,但人家不愿讲解,有些种植大户竟然向他提出高额“技术费”。
  最终,吕计进寻访到一家种植基地,老板开价20万元进行技术指导。不过,执着的他在该基地打听到有位老技术员,种植经验丰富。这个技术员就是50多岁的陈召福,种植铁皮石斛已有17个年头。吕计进守在基地外,等陈召福下班,一路跟随到他家。陈召福见小伙子真诚,没忍心马上拒绝,只是答应考虑考虑。
  没几天就到春节了。大年初一,陈召福的父亲不幸遇车祸骨折,住进医院。老陈没想到,年初二一早,吕计进就赶到医院看望。就这样,陈召福收下了这位有心的徒弟,将吕计进领进了二次创业的大门。
  学成回来的吕计进开始实施他的药农梦想。经过考察,他选址东钱湖畔的下水村。这里空气湿润温和,生态环境良好,土壤矿物质丰富,具备铁皮石斛生长的条件。
  从100亩试种开始,吕计进像抚养孩子一样事必躬亲,天天泡在种植大棚。几年下来,原本白白胖胖的他,人瘦了,皮肤黑了,手上的老茧也出来了。
  辛勤的付出,总会有收获。前些年,吕计进的“昱博药业”东钱湖种植基地除了有几百亩的“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红色金子”之称的藏红花,以及“抗癌神器”三叶青等名贵药材外,还种有乌药、芍药、五加皮、七叶一枝花、八角金盘、卷柏、接骨草等300多种珍稀药材,成为远近闻名的中草药“百草园”。
从“百草园”到中草药科普园
  近年来,吕计进开始啃起《本草纲目》《皇帝内经》等古书,一个更大的目标也在心中渐渐明朗:建一个中草药科普园,种植更多的中草药,让更多人了解中草药知识,进一步研究中草药的药用功效,造福更多民众。
  从前年起,吕计进开始引进新品种,朱砂根、九死还魂草、黄连、金蛋子、八角莲、杜仲等草药,从全国各地搜集来试种。至今,在这里已引种名贵中草药1200种。同时,他自己动手设计名贵药材精品园。
  吕计进掌握了150多种中草药的药性,“药农”变成了“郎中”。他与宁波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合作,成立艾草研究所、三叶青研究所。风湿病是当地农村的常见病,吕计进经过长期努力,目前已找到十几种对风湿病有疗效的中草药。
  经过7年多的种植,吕计进开出多家红斛国药专卖店。取名“天蒖谷”的中草药科普园内,1200多种草药已成活,再配以景观、溪流、造型,科普园的雏型已形成,只等来年春天,就可开园迎客。
  笔者在园内走了一圈,看到里面有巨大的杜仲,几十个品种的石斛,各种三叶青,还有朱顶红、九死还魂草、金丝皇菊、黄连、黄柏、吴茱萸等珍稀药材。吕计进指着这些中药材说:“以后只要扫一扫二维码,草药的生长特性、药理等各种图文资料就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届时,中草药博物馆还将开辟中草药标本馆,展示2000种中草药;设立中草药历史文化馆,用模型述说中草药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史;在中草药养生馆,可以品尝几十种中药养生茶,体验养生功效。
  大棚内的藏红花采收完时,山坡上的金丝皇菊还是金黄一片,天天有员工在采摘。“虽然中草药科普园还未开馆,但前来参观、考察的团队络绎不绝。”已担任宁波市医药行业种植协会会长的吕计进,每天依然在草药地里忙碌着,目前浙江医药行业协会、浙江中药材产业协会和福建、广西、云南等地中药专家、教授纷纷前来基地考察,而且台州、丽水等地也想建设中草药科普园,纷纷前来邀请吕计进进行技术合作。
  朱军备 祁珊 翁芳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