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七色土

年来熏肉香

  □
岁月如歌钟蝶\文
  离春节还早,弟弟便打来电话,说已经回到家准备烟熏肉,问我还需要什么?我顿时既感动又生气。弟弟十几岁便外出闯荡,学了一手好厨艺,后来自己有了点积蓄,便在外地租了个小铺卖早餐,每天起早贪黑的,一年下来也没赚多少钱,还关门歇业这么久,这真是让人着急。
  弟弟将在家做熏肉的过程拍成图片发到朋友圈,看着大家在下面热闹的评论,我不禁陷入了回忆。
  其实以前过年的熏肉总是爸爸做的。熏肉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并不讲究,可是时间长,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熏肉的猪肉最好选肥瘦相连的后腿肉或五花三层肉,先将猪肉洗净,切成3厘米宽的长条,抹上盐和自已酿造的桂林三花酒就行,不需要任何香料。之后,再将肉整齐地码在大瓦缸里,皮要朝下,肉要向上,最上一层皮向上,用重物压上。每天翻一次,腌个四五天拿出来,用竹条或麻绳穿好,均匀地悬挂在厨房灶头上方。
  这才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每天做饭时,用果木做柴火,有时还会扔一些干橘子皮进去一起烧。这样一日三餐日日熏烤,大概一个月左右,熏肉便都呈金黄色,这时把熏肉挂在通风处,到夏至都不会坏。
  想吃的时候,把熏肉切成薄片,配上水发好的萝卜干条,加上蒜苗和干红辣椒爆炒,那香味让人闻着直吞口水,一碗饭三下五下就干掉了,饭添了又添,吃不下了还惦记着熏肉。要是熏肉能留到来年四五月,粉嫩粉嫩的蚕豆出来了,熏肉炒嫩蚕豆,那一个香甜可口,简直让人无法忘怀。
  爸爸过世后,弟弟便开始接手,每年都提前回家熏肉。“何必为了一口吃的耽误这么久的时间。”我说,弟弟却回复道:“不在意这个把月,姐姐不是说有熏肉才是过年吗。”
  我这才想起来,爸爸去世那年的春节,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闻着别人家的熏肉香,我忽然眼泪就流下来了,难过地说:“要是爸爸还在就好了,我们回家也就有熏肉吃了,没有熏肉一点都不像过年。”
  没想到,弟弟竟一直都把我说的话记在心里。
  其实,村里大多数人都用上了电饭锅煤气灶,很少再烧柴火了,大家做烟熏肉都是直接放在铁架子上,用木屑干果壳熏,三五天便好了。只有弟弟一直用爸爸教的传统方法做熏肉,因此,他总要提前一个多月回家。
  回想起爸爸去世后和弟弟相依为命的艰难时光,我突然理解了弟弟。这不仅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纪念,弟弟是为了让我们感受到家和新年的味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