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专题

平湖:借力“互联网+”大力提升农资监管水平

  •   近几年,平湖市的农民发现,到农资店购买农资,店里不再手工记账,而是用电脑操作替代了手工记账。原来,从2012年开始,该市启动了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农资的监管与服务也接轨了“互联网+”。目前,全市85家农资经营单位已经完成了农资信息化建设所必需的硬件采购、安装,并进入正式运作。
      “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2013年时列入了市财政农业和社会化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获得了100万元的扶持资金。”平湖市农业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还出台了《平湖市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农资信息化建设原则、建设内容、步骤方法和工作措施。
      为有序推进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平湖市制定了《农资店信息化建设规范》《农资批发企业信息化建设规范》《农资信息化操作人员岗位职责》《首营农资信息备案工作规范》《农资信息化进销台账建设规范》《农资信息化设备维护规范》等6项制度。同时,出台了《关于立项申报平湖市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平台项目示范点建设的通知》,明确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平台项目示范点建设立项申报的主体、条件、时间以及需提交的申报材料,并明确提出了批准列入平湖市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平台项目示范点的单位开展农资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在此基础上,平湖市农业执法大队与通过审核的85家农资店签订《平湖市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平台系统应用协议》,确保每个示范点严格按照“五有”标准建设到位。“考虑到我市农资经营业主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信息应用技能弱的状况,我们还专门确定了2名工作人员负责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同时开展农资信息应用技能培训,让农资经营业主能尽快上手。”该负责人介绍说,该市组织了全市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培训会和农资经营法律法规暨从业技能培训会,全市150多家农资经营单位负责人参训。通过培训会,提高了农资经营业主对农资信息化建设的知晓率,激发他们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日常农资经营活动的积极性。“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制作‘益农卡’,作为农资信息会员卡向全市农民发放,并开放公共模块,与农资销售终端软件对接,逐步实现农资购销的实名化和可追溯管理。”该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开始,平湖市进一步细化诚信农资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将农资信息化建设作为必备条件,提高农资店信息台账占分比率,提高奖补标准,激励和带动农资经营单位积极参与农资信息化建设,推动建成单位提高使用率,不断推进农资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建设。
    农资店参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