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稻是一种深水稻,稻株高可达180厘米,可种植在湖泊、河道和鱼塘里,吸收水中营养,净化水质,而且不施用农药,具有节本增效特点。该模式通过在青虾塘中种植芦苇稻,使芦苇稻和青虾共生,种养结合,净化了青虾塘水质,提高了青虾产量和品质,又使残余饲料、青虾粪便作为芦苇稻生长养料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减少成本,增加收益。目前,该模式已在杭州、嘉兴、绍兴、金华等地推广应用,并逐步发展到其他水产养殖上。
产量效益
据调查,芦苇稻每亩池塘(按种植面积50%计算)可产稻谷176千克,按稻谷6元/千克计算,每亩产值1056元,每亩净收益533元;如加工成大米,可生产大米114.4千克(按出米率6.5折计算),大米价格20元/千克,亩产值2288元,每亩净收益1415元。青虾平均亩产105千克,价格96元/千克,亩产值10080元,净收益4330元。
茬口安排
4月下旬至5月初育秧,温室育秧可提早到4月中旬,5月底至6月上旬移栽;也可于5月上旬虾塘直播栽培。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青虾于7月中旬至8月初放苗,9月中旬起陆续捕捞上市。
关键技术
一、环境条件和池塘准备
(1)环境要求。应选择光照好、地势平坦、集中连片、周围环境安静的种养区域,且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2)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一般为3-10亩,长方形为宜;池深1.5米左右,在种养后期,池塘水位可达1-1.2米。为保证芦苇稻生长均匀,要求塘底平整,且底部淤泥层厚度以10-20厘米为宜。(3)池塘准备。种稻前,抽干池水,平整淤泥,并暴晒7天以上,进行干塘消毒。
芦苇稻栽种前5-7天,注水40-50厘米,每亩施发酵过的有机肥100-150千克,或施生物肥2-5千克。
二、芦苇稻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池塘种植的专用水稻品种,要求株高1.8米左右,根系发达,抗倒伏、抗病虫性强。(2)育秧。每年4月20日至5月上中旬,大田育秧,秧龄35天;秧苗5-6叶,高30-40厘米时,即可视虾塘养殖情况进行插秧。(3)栽种。栽种时,根据虾塘面积合理安排芦苇稻覆盖面积。栽种方式有插秧、摆秧和直播三种。
①插秧:5月底至6月上旬,当芦苇稻秧苗长到5-6叶时进行移栽。
②摆秧:虾塘水位控制在30厘米以内。摆秧密度为50厘米x50厘米,每丛3-4株。覆盖面积占虾塘总水面的50%-60%。
③直播:5月上旬至中旬进行直播,覆盖面积占虾塘总水面的50%-60%。(4)生长管理。生长期间,不用搁田,不施化肥,不施农药。(5)收获。10月底至11月中旬。
三、青虾养殖技术
(1)虾种选择。选用淡水青虾品种。(2)虾苗放养。虾苗体长在2厘米以上,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均匀。7月中旬至8月初放虾苗,每亩放养4万-6万尾。(3)养殖管理。养殖期间,每隔15-20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注水时,水位在15-20厘米,注水时排出池底适量陈水。7-9月高温季节,每隔10天左右或水体透明度在25厘米以下时,需加换新水,换水量的水位15厘米左右。(4)注意防治虾病。(5)捕捞。9月开始轮捕,在翌年再次种稻前,可先用密网拉捕,抄网抄捕,最后排水干塘捕捞。
杭州市余杭区农技推广中心 方文英杭州仁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杭勇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 许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