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 胡志昌
从事农业执法20年,我们一直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历经无数风风雨雨,维护农民利益,印象最深的是一起跨越四个省份的草莓肥害事故的调查处置。
2015年12月,莓农陆续到我大队投诉,反映他们所种植的草莓喷施了从建德两家农资商店购买的由青岛某农业公司生产的耐百牌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后,出现草莓叶片烧灼、僵果现象,产量受损,怀疑是该肥料所致,要求帮助调查解决。
接到投诉后,我们经过分析,发现投诉莓农的种植地涉及本省的建德、温州、嘉兴、东阳及江苏苏州、湖南长沙、山西永济等地,涉及区域广、受害面积大、户数多,调查和处理难度大。于是,我们立即向建德市农业局、杭州市支队和省总队作了汇报,上级部门同意突破不同地域管辖权限制,进行并案处置,必要时会协助我们跟涉事省市联系,以取得他们的配合和帮助。
经调查,在建德市经销耐百牌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的经销商有两家,均从杭州某农资公司进货,反映有问题的产品批号有两个。为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我们立即责令两家农资经销商停止销售该肥料,并对库存进行封存、抽样备检。同时,要求经销商告知购买过该肥料的莓农暂停使用该肥料,并于2015年12月30日之前,提供该肥料的详细销售情况和购买该肥料莓农的种植区域、种植面积。
为准确分析、辨别事故原因和产量损失,2015年12月30日至2016年1月19日,我们两次邀请省、市、县有关专家,组成专家鉴定组,前往事故发生地开展调查和鉴定。大家克服路线不熟悉、气候差异大等困难,起早摸黑,跨越3个省份,历时20多天,风尘仆仆开展现场鉴定、评估产量损失,并向每位莓农讲解如何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同时,邀请三家当事肥料经销商并建议该肥料生产商参与生产事故的整个鉴定过程。
经过现场踏勘,专家鉴定组一度认为明确事故原因有一定难度。我们多次与专家组沟通协调后决定,于2016年1月14日,在建德专门找了一个草莓大棚,采用不同配比和清水喷施的方式,对怀疑的两个批号的肥料进行了验证性试验。由于天气持续低温,直至2月19日,被试验的草莓肥害症状才较明显发生。根据现场鉴定和验证性试验,专家组认为:草莓叶片发黄、叶缘焦枯、果实僵果现象主要是喷施了耐百牌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所致。经核实:受损面积231.4亩;涉事农户41户,其中35户为建德籍莓农,其他6户为其他省份的莓农。
事故原因已经明确,产量损失也已评估,下一步是开展调解。考虑到涉及的莓农多、面积大,建议莓农选出代表参加调解。在建德市农业执法大队的主持下,调解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3月1日,组织建德的两家农资经销商、杭州某农资公司和生产商代表进行当面沟通协调。至下午4点,经销商和生产商达成协议,签署备忘录,明确由建德的两家经销商具体跟莓农沟通赔偿或补偿事宜,杭州某农资公司参与,赔补款项由生产商承担。协议由建德的经销商与莓农签订,杭州某农资公司为第三方。第二步,3月2日,组织三家肥料经销商和莓农代表面对面进行调解,当天未达成协议。我们建议当事方回去后多多考虑,考虑成熟后与我们联系,截止时间为3月15日。至3月11日,最后一位莓农与经销商签订协议书。至2016年5月初,补偿款全部补偿到位,三家肥料经销商共补偿41位莓农176.1万元,事件最终圆满解决。看到莓农从开始的焦虑不安到露出欣慰的目光,我们也感到满满的暖意!
此事件的成功处置避免了可能的群体性上访。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我们农业执法人来说,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