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农企

农事合作社帮你种田助你致富

  “今年种植50亩水稻,大米产量约2.5万公斤,刨去成本,纯收入在15万元左右。”日前,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金竹村的丽水金竹农事植保种植管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傅朝林开心地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村民靠种水稻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金竹村位于莲都区雅溪镇北部山区,地远山偏,60%的村民长年在外打工或经商,留守者大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15岁以下的孩子。近5年来,金竹村村民在傅朝林的带领下,通过种稻卖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傅朝林是金竹村的“老村委会主任”,曾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十年,1997年卸任后外出经商,事业有成后决心重返家乡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在2008年的换届选举中,傅朝林再次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
  2009年,傅朝林带领留守村民引进“金玉”等营养丰富、经济效益好的番薯品种进行试种,当年平均每亩收入1179.9元,亩产值提高一倍以上,仅此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5.3万元。同时,傅朝林发现城里人越来越重视稻米品质,于是又带领村民引进优质水稻品种,试水生态种植法。“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不少老客户已经开始预订明年的大米了。”傅朝林说,2011年,由他领衔创办的丽水金竹农事植保种植管理专业合作社,开始探索标准化、规模化种植,除了对水稻进行统防统治、集中培育秧苗,还统一开展机械收割,成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种植技术薄弱等问题,水稻亩产量从原来的400多公斤提高到600多公斤,合作社先后被评为莲都统防统治植保示范组织,获得省级示范性合作社等荣誉。
  附近村民看到金竹村的种粮效益,也纷纷要求加入金竹合作社的统防统治。于是,傅朝林把附近长陈村、龙孔村、库头村、上金竹村的部分农田纳入合作社的统防统治区域,社员规模扩大到198户,经营稻田面积从202亩增加到734.42亩。“如果没有合作社,我们家的田地可能早就荒了。”村里许多留守老人是合作社的直接受益者,他们的儿女长期在外工作,家里的田地全靠合作社管理,每年秋收季节,他们只要负责晒好稻谷,就能和大家一起乐享丰收年。
叶江 刘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