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关注

潘国:踏遍青山人未老巡山护绿当先锋

  •   人物名片:
      潘国,男,1948年12月出生,象山县爵溪街道公屿村农民,自2004年从事专职护林员工作至今已13年,曾获得宁波市优秀护林员、象山县优秀护林员等荣誉称号。
      潘国,虽年近七十,但身体硬朗。
      象山县爵溪街道建立护林巡查队后,他第一批加入,负责公屿片(公屿农村、公屿渔村、地厂渔村三个行政村)护林工作,护林巡查面积3269亩。他没什么文化,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知道护林的重要性,知道保护绿水青山对老百姓的好处。他经常说: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做好,要对得起上级和群众的信任。
      护林工作责任大、任务重。特别是刚开始几年,工作难度大,群众不支持、不理解,有时甚至会抱怨。这就要求护林员不仅要脚勤、嘴勤,还要有责任感、有担当。老潘自参加护林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周而复始,除了巡查还是巡查,每天不到林区走走看看,心中就不踏实,林区角角落落留下了他无数次巡查的身影。
      多年来,一得到火警便立即放下手头事情奔赴现场,成了老潘的习惯。十几年的坚持、坚守,换来了林区森林资源的安全,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现在,一有火灾隐患,知情群众都会及时和老潘联系,并协助老潘工作。如今,老潘成了公屿片的“名人”,是当地群众心中守护森林的领头人。
      跟其他地方一样,每年清明、春节、冬至期间,老百姓上坟祭祖比较多,燃放爆竹、焚烧纸钱现象时有发生,森林防火进入紧要期。老潘总是根据上级安排,一丝不苟,早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重要进山路口悬挂防火宣传小红旗,张贴防火宣传资料,准备好烧纸钱专用桶等,年年出色完成森林消防任务。
      在多年的护林工作中,老潘还成了一个爱“管闲事”的人。2015年的一天,大约早上7-8点钟光景,他在巡查龙潭坑山时,行至山上一户养羊户家旁,突然发现一名陌生男子手捧1个车用电瓶神色慌张地从养羊户家出来,老潘意识到此人可疑,就上前询问,那人感觉事情可能暴露,准备开溜。老潘立即上前阻止,但最终被推倒在地,那人趁机丢下电瓶逃走了。老潘头上受了伤,到医院缝了七八针,花去医疗费1000多元。事后谈起此事,老潘只是淡淡地说:“碰到这样的事,别人也会这么做的。”
      老潘的护林工资虽仅够维持日常生活开支,但他总是怀着一颗平常心,乐观生活,从未向上级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为提高护林效率,他自掏腰包买了一辆电瓶车。他觉得,只要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群众给予信任和支持,就够了。因为,保护绿水青山、造福子孙后代是他最大的心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