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报道

绿色肌体更健壮

——从农博会看浙江农业产业振兴之二

  •   □本报记者 俞霙 文/摄
      11月25日,作为浙江农博会专题活动之一,省农业厅与丽水市政府签订了浙江(丽水)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共建协议。
      省农博会是浙江农业发展成效的综合展示窗口,也是浙江农业发展的风向标。这个看似普通的签约仪式,对不久前刚被批准成为全国唯一整省推进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浙江来说,意义不容小觑,它标志着浙江打响了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第一枪”。
      近年来,浙江农业发展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序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有效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业生产过程更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越走越绿色。
    生态循环,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在本届省农博会的生态循环展区,一个面积18平方米的龙泉兰巨现代农业园沙盘模型,引来市民围观,现场不时发出啧啧惊叹。
      “这个模型直观地展示了兰巨现代农业园是如何实现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和县域大循环的。”据龙泉市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现代农业园按照精准化投入、清洁化生产要求,园区内种植、养殖业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建有有机肥加工厂、沼液池和废弃物回收体系,全面实施“肥料减量工程”,实现了养殖排泄物零排放,农作物秸秆、农药废弃包装物全部回收利用。
      龙泉兰巨现代农业园是我省山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作为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我省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交出了一张亮丽成绩单:全省化肥、农药用量分别比2013年下降12%、20%,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9%,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7%,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达到92%……农业生态不断修复、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同是在生态循环展区,用猪粪生产的有机肥、生物炭、氨基酸生态液体肥等产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让人称奇的是,猪粪碳化后还可以做成高跟鞋鞋跟、烧烤用的煤球和净化城市土壤的陶粒等。
      生态循环给浙江农业发展带来的变化,不止于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更重要的是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制度化逐渐深入人心。
      经过多年的探索,浙江建立健全了由30多个相关法规规章、政策意见、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组成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制度体系,有效推动全省农业发展,逐渐形成了产业布局合理、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清洁安全、环境持续改善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格局。
    多元共治,打好“舌尖安全”保卫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省农博会的一大亮点,就是省内参展农产品都必须带有合格证或等同标识(追溯标识、三品一标或动物产品检疫证明),才能参展。“今天我是来‘取经’的,看看浙江的蔬菜是如何保障质量安全的。”在农博会现场,记者碰到了来自安徽的朱先生,他正拿着手机对着农产品合格证上的二维码扫个不停。他告诉记者,这次参观浙江农博会,让他收获良多。“扫一扫二维码,我就能知道种植过程中肥料、农药的名称、使用量和操作时间,这对我种菜很有参考意义!”
      在质量安全展台,有不少参观市民滑动触摸屏,仔细查看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的建设成果:自今年5月份在全省启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以来,目前全省已有64个县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全省建立了115个高质量、高水平的“一品一策”示范园,15个县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模式……
      为了让大家吃得放心,各地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上放出了不少“大招”。温州市打造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可实现生产主体、生产过程、产品特性、检测数据的综合追溯功能,同时通过‘阳光采购’与‘瓯农惠’互联网渠道销售体系,实现消费者知道优质产品从哪里来,生产者了解自己的产品是谁在消费。”该智慧农业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大家才能尽情享受“舌尖”上的美味。近年来,我省坚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扎实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共治格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始终稳定在98%以上,连续四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管理优秀单位,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质量追溯、一品一策、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先行先试,探索持续发展“新路径”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丽水调研,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论断。近年来,丽水以“尤为如此”的担当和追求,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鲜活生动的山区农业发展路子。
      根据浙江(丽水)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共建协议,省农业厅和丽水市将通过建立和完善省市合作共建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农村发展格局,实现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高效、产地环境更加清洁、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绿色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到2020年,丽水全市域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力争为浙江乃至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改革创新提供示范。
      当然,作为全国唯一整省推进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除在丽水试点,一个覆盖全省的建设推进计划也正在落实中。记者从省农业厅相关部门了解到,我省试验示范区创建将坚持“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多方合力”的建设原则,围绕农业产业可持续、资源环境可持续、农村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的任务,组织实施农业生产基地化、农业产品优质化、农业手段科技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环境美丽化、农村社会共享化等6大行动,全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比全国提前5年。
      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科学理念正引领着浙江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浙江农业必将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收获更多惊喜。
      市民用手机扫描农产品合格证上的二维码。市民参观龙泉兰巨现代农业园沙盘模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