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江山晚稻亩产创浙江纪录的技术秘诀

  编 者 按
  11月15日,江山市石门镇泉塘粮食生产合作社单季晚稻高产攻关田,经专家测产,亩产达到1071.51公斤,百亩方平均亩产达1010.99公斤,双双打破浙江单季晚稻最高亩产纪录;江山市长台镇华峰村峰田家庭农场的连作晚稻百亩方平均亩产793.48公斤,最高田块亩产818.75公斤,也均打破浙江省连作晚稻最高亩产纪录。
  水稻亩产创新高,除得益于品种具有高产潜力、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水平外,也离不开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据省农技推广中心专家介绍,今年江山市在创建水稻高产示范方中,根据水稻品种的特性和目标产量、穗粒结构指标,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主要技术措施,从而使得水稻亩产成功创下了“浙江农业之最”的新纪录。
确定合理的苗穗粒指标
  江山单季晚稻高产示范方的目标产量为亩产1000公斤,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2”,计划每亩基本苗1万株,最高苗20万-22万,有效穗13.5万穗左右,成穗率要达65%以上,每穗粒数400粒以上,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约22.5克。
整好田块,培肥地力
  冬春季节,示范方的部分田块种植油菜或黑麦草养田,冬闲田于上年12月前全部深耕25-30厘米,并保持排水通畅,通过冬耕晒伐,改良土壤结构。水稻移栽前,每亩施入马粪1000公斤左右或鸡粪400公斤左右作基肥,施肥后精耕轻耙,田面平整,上糊下实,田面无杂草;大田开好围沟和畦沟,围沟离田边1.5米,宽30厘米,深25厘米,以提高田块利用率。
适期早播,旱育小苗移栽
  5月10-14日,分三批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0.45公斤。播前种子用“402”药剂间歇浸种消毒两天,等沥干后,用35%丁硫克百威拌种剂拌种(每包8克拌种子1公斤),然后播种→摊谷→盖种(苗床浇透水分),盖种后选用36%“水旱灵”乳油防除杂草,每10毫升兑水5公斤,喷施60平方米床面,保湿出苗。采用水稻旱育秧技术,每亩大田留足苗床净秧板面积8平方米,并施用水稻壮秧剂0.75公斤。
  5月23日开始移栽,秧龄13-15天,移栽叶龄2.5-3.1叶,做到小苗早栽、宽行窄株、单本稀植。移栽规格9寸×(6-6.5)寸,每亩插1万-1.1万丛,每丛栽插1棵种子苗,围沟、畦沟配套,畦宽1.8米(含1条沟),手工浅插6行。
湿润灌溉,及早搁田控苗
  插秧时,做到无水层,插秧后浅水返青,插后第4-6天,排干水凉田3天,返青后施肥;分蘖前期,浅水灌溉促分蘖;有效分蘖后期,干湿交替;6月8日第一次轻搁田,当每亩茎蘖数达到12万-13万时,清沟排水,经多次搁田,达到“脚不陷田,土不发白,叶色转淡,白根露面”标准。拔节至孕穗期,实行间歇灌溉;孕穗至抽穗期间,保持浅水层,促进抽穗快而整齐;灌浆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
精确定量施肥
  根据目标产量、土壤肥力、品种需肥特性和肥料特点,确定施肥总量和前后比例。在施好有机肥的基础上,亩施化肥折氮肥19.7公斤、五氧化二磷5.4公斤、氧化钾26.8公斤。采用缓释肥“一基二追”施肥法,即基肥在移栽前,亩施缓释肥(养分含量氮∶磷∶钾比为28∶6∶7)40公斤、碳铵2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6月初施分蘖肥,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25公斤;7月28-29日,看苗施穗肥,每亩施氯化钾20公斤,氮肥用量最多田块尿素施10公斤。
统防统治,防治病虫草害
  示范方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由合作社统一实施。在插秧后一周内,亩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80克拌细泥20公斤均匀撒施,防除杂草。病虫害防治上,重点做好稻蓟马、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黑条矮缩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治。
  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 毛国娟
  江山市农技推广中心 占才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