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绍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嵊新办事处传来消息,今年1-10月,嵊州茶叶出口总量达4.6万吨,货值1053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 增 长 16.7%和11.9%。其中,出口欧盟珠茶达到533吨。据悉,这是嵊州珠茶出口欧盟连续第三年突破500吨,珠茶输欧之路正越走越宽。
嵊州是国内最大的珠茶生产基地,珠茶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由于欧盟对茶叶进口有着严苛的农残限量标准,一直以来,我国多数大宗茶叶主要销往非洲国家。嵊州茶叶产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吕忠钧介绍,销往非洲国家的茶叶每吨获利仅为400-500元,而出口至欧盟国家的茶叶,每吨获利超过2500元。
为降低茶叶农残,提高附加值,嵊州珠茶生产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推动茶叶生产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同时,嵊州全面落实出口茶叶原料种植管理制度,把好源头关。嵊州茶叶生产企业在多地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到云南、贵州等地承包茶园40万亩。嵊州市里南乡西景山华发茶业基地还成为了首批省出口农产品示范茶叶基地。
在外拓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同时,嵊州茶叶产业狠抓质量管理。目前,嵊州的茶叶出口企业全部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去年开始,嵊州出口企业首次在收购毛茶原料时实行开汤看汤色,检测叶底和内质,把好原料质量关,无公害珠茶数量稳步增长。 俞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