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供销

“农合联”建设的宁海经验

  •   编者按:
      日前,副省长孙景淼批示:“农合联”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服务“三农”功能的发挥上,重点是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为农服务组织等有机组织起来,更好地带动广大农户,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宁海的做法值得借鉴。
      今天,本报对宁海“农合联”建设的经验做法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近年来,宁海县以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抓手,通过健全“县镇村”三大组织、深化“农企银”三大合作、创新“人财物”三大保障等举措,大力推进“农合联”实体化运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该县“农合联”组织实现18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带动农户3.2万户,实现农产品销售额6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人均同比增收近万元。
    健全“县镇村”三大组织,补齐“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体系短板
      汇聚合力搭县域舞台,巩固两级农合联组织架构。宁海县全面完成“3+18”(即3个区域服务中心+18个乡镇街道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农合联”两级框架搭建工作。其中,18个乡镇(街道)“农合联”共吸纳会员956名,涵盖了辖区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服务组织、涉农企事业单位、金融服务机构等,占会员总数的86%;县级“农合联”在乡镇(街道)“农合联”推举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产业、区域代表特点,吸纳会员总数117人,生产类、经营类、服务类等服务组织占比95%以上,初步形成为农服务大平台。
      突出重点抓镇级配套,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投资1200万元建设宁海县胡陈乡现代农业服务中心,选址中堡溪村桃文化广场,占地约2400平方米。其中,交易市场为一层结构,面积892.6平方米,已建成投入使用;综合楼为二层结构,建筑面积1007.8平方米,正在充实展示展销、为农服务等功能设施,即将正式对外开放,预计可辐射宁海东部3个乡镇、1.5万农户。
      全面统筹强村社阵地,织密基层惠农组织网络。宁海县不断构建并夯实为农服务前沿阵地,今年新领办专业合作社12家,经营领域涵盖果蔬种植、水产养殖及销售等;全面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新建基层社2家,累计建成新型基层社18家;推动农村综合服务社提档升级,拥有村级综合服务社132家;已建成庄稼医院41家;牵头组建协会(分会)8家,参建村级农贸市场4家。
    深化“农企银”三大合作,补齐“一家一户办不好”的运行短板
      引导“农农”组团,深化生产合作。为破解“农合联”成员“单打独斗”的经营困局,宁海县积极引导同一区域、同类产业和共同服务的经营主体拧成绳、抱成团,合力打品牌、拓市场,已累计组建联合社8家,入社成员2895人,涉及猕猴桃、白枇杷、香榧等农产品20余种,产业覆盖全县18个乡镇(街道),带动农户2.5万户,全年总销售额超1.5亿元。其中,圣猴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圣猴”品牌已荣获省级著名商标,并在联合社内实现品牌共享。
      密切“农企”联系,深化供销合作。宁海县依托丰庆农资公司实施农资商品“淡储旺供”,累计储备农资产品1.87万吨,其中调拨给农户1.77万吨,目前仓库存储900余吨;广泛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完成防治面积2万余亩;启用无人机防治病虫害,飞防面积达4800亩次,显著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效率。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通过合伙人启航班、“双十一”营销、初级电商回炉重训等形式,在全县培训农村电商人才1290人次。同时,建成菜鸟物流服务体系,打通村级物流“最后一公里”,从县城到农村的3公斤以下包裹运送费从平均15元下降到近4元。
      加速“农银”对接,深化信用合作。在县“农合联”与宁海农村商业银行等农信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宁海农村商业银行及其支行加入县、乡镇(街道)“农合联”,并建立“账款分离”机制,由宁海农村商业银行为“农合联”提供农民合作基金托管等信用服务。支持人寿财险推进农业保险,追加财政预算360万元,保险险种从21项扩面到30项,覆盖宁海白枇杷、土鸡等农业特色产业,为农业经营保驾护航。目前,通过“农银”对接,已累计为县“农合联”放贷600万元,惠及小微农户300余户。
    创新“人财物”三大保障,补齐“一家一户办起来不划算”的维护短板
      融合创建治理模式,让责任落实更有效。宁海县将“农合联”建设与供销社改革进行了融合,采用“农合联”执委会与县供销社“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治理模式,内设机构按县供销社科室设置逐一对应,设办公室、人力监察部、财务审计部、项目建设管理部、生产服务部、供销服务部、信用服务部等机构,全面保障“农合联”规范高效运行,更好发挥“农合联”与供销社为农服务功能,形成“三位一体”改革与供销社改革的叠加效应和联动效应。
      整合创立运作基金,让资金保障更长效。为破解“农合联”资金不足困局,宁海县整合资金,专款专用,即安排3000万元资金充实到“农合联”农民合作基金中,每年再安排50万元作为“农合联”运行经费,并明确年人员经费等将随“农合联”职能的转移作动态调整。同时,以全县涉农资金整合改革为契机,统筹安排涉农资金向“农合联”成员倾斜,经审核公示立项5个,涉及财政补助资金42万元。
      联合创设服务联盟,让技术指导更有效。宁海县抽调农林、渔业等部门专家,组建服务联盟,深化实施“走基层”活动,深入了解“农合联”成员的产业优势和发展瓶颈,探讨“农合联”服务重点。今年已走访成员单位42家,开展水稻、白对虾、猕猴桃等入户技术指导60余次,切实提升农户科学化管理水平。同时,及时组织农户应对自然灾害,比如,针对去年初枇杷因寒潮几乎绝产的情况,今年提前指导农户开展枇杷树高裁矮化工作,为提质增产、方便采摘打好基础。今年,全县白枇杷产量约1000吨,产值近5000万元。 宗禾
    宁海县农合联副理事长单位宁海农村商业银行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