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谱写新时代浙江“三农”发展新华章

我省农口系统干部群众热学热议党的十九大报告

  □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我们‘三农’工作者来说,既是鼓舞,也是鞭策。”连日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内容,在我省农口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用伟大理论指导今后工作,联系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全力开创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新局面,谱写新时代浙江“三农”发展新华章。
不忘初心,踏上“三农”新征程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章文彪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作为“三农”工作者,深受鼓舞。下一步,省农办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继续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把握新时代,实践新思想,瞄准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率先构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绿化、农村美化、农民转化,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使浙江的“三农”工作继续走在前列。“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作为一名农村经管战线的工作人员,我将尽心尽责,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乐清市农业局经管科负责人黄永表示。“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员自身发展,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夯实基础。”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机关党工委工作人员桑荣生语气坚定地说。
  在采访中,我省农口系统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产业扶贫、产业富民,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造福广大农民群众。
勇担重任,生态文明美家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林业工作者,我们感到非常振奋,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会自觉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职责,扎实推进浙江林业改革发展,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省林业厅工作人员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省水利厅干部职工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时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水利放在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位,这是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水利工作者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是未来浙江水利发展的重要指引。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认真组织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学深悟透,并以此为引领,进一步谋划好、完善好今后一个时期浙江水利发展的目标和计划,为新时代浙江水利工作提供保障。
  围绕报告中多次提及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等理念和要求,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的党员们表示,今后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结合专业优势,履职尽责,有诺必践,为浙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建设海洋强国助力。
牢记使命,稳粮保供勇创新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省粮食局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粮食部门的政治责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粮食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认真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切实守住管好粮仓,努力建设高水平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省供销社广大干部群众也纷纷表示,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深入推进浙江供销社改革发展、发展“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的各项具体工作中。要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紧扣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全省“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努力成为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者。
  在省农科院,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使命倍感振奋、深受鼓舞。“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他们表示,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脚踏实地搞科研,自主创新争一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为浙江“三农”发展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力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