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林业

与青山同在

——追记金华市林业局干部翁正辉

  翁正辉,男,1961年12月出生,浙江义乌人,1985年 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 7月参加工作,生前是金华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兼绿化造林处处长,曾获得全国绿化奖章、浙江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浙江省公益林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7年8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5周岁。
  在翁正辉的工作历程中,2017年7月20日本是极其普通的一天。室外是39℃的高温,他独自驾车前往30公里外的金华市婺城区箬阳乡沙坑村,和乡干部讨论划定生态红线的事。谁也没想到,这天成了他最后一个工作日。
  出生农家的他,从浙江林学院学成进入金华市林业局工作,把一生奉献给了林业和林农。
守护青山,涵养“一缸”好水
  很多人都知道,金华城区百姓之所以能喝上甘甜的自来水,是因为有沙畈水库这样的“大水缸”。而为了这口“大水缸”,翁正辉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2002年,金华建立了沙金兰饮用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翁正辉是最初的倡导者之一。2004年,功能区水源保护工作落到翁正辉头上,从那时起,这片绿水青山就和他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起初,沙畈库区养猪场粪水直排,锯板厂木屑漫天。面对此景,翁正辉下定决心要治理,个人力量微薄,就联系市人大代表,将这一问题形成议案,最终成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很多人觉得不可能拆除的养殖场、锯板厂终于销声匿迹。
  “这种事也就他敢做,而且他最后都能干成。”沙畈乡人大原主席商友山说,有一次,岭脚村要在水库边建一条林道,手续都快办齐了,他突然接到翁正辉的电话:“水库边怎么能修路?为什么不制止?”受到质问的商友山感到委屈,因为这条路是村民强烈要求修的,“我能怎么说?你行你去说。”放下电话,翁正辉直奔岭脚村,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最终,村里选择在山的另一边修建了一条林道。
  青山涵养绿水。到目前为止,翁正辉为之奋斗十几载的生态功能区,累计新造林7709亩,改造低效林2245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8%以上。功能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10年保持100%,其中沙畈、金兰水库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
(下转B3版)
(上接B1版)
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这些年,金华市对饮用水源生态涵养工作越来越重视,九峰水库、安地水库先后纳入生态功能区,补助资金从起初的每年100多万元,增加到了每年8000万元。熟悉这项工作的人都说,这和翁正辉的奔走呼吁是分不开的。
  翁正辉深知,光靠补贴富不了,得种生态经济林——这正是他大学学的本行。琅琊镇造林大户林志勇之前种的是杉木,收益有限,来钱也慢。4年前,翁正辉找到他:“你别种杉木了,改种油茶吧。”杉木要种上二三十年,砍了就没了;油茶收益高,年年有收成,上百年都可以采。林志勇从翁正辉口中第一次听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林志勇接受了翁正辉的建议。这两年,砍树换钱越来越不划算,收入甚至不够付工钱。回头看看自己的油茶林,却是一派繁茂景象。
  “我们一共种了700多亩,这两年开始陆续结果,到了盛产期每亩能赚四五千元呢。”造林大户金水牛是林志勇的合伙人,也是在翁正辉的点拨下改种油茶的。当时,翁正辉了解到金水牛承包的林地有1000多亩,种的都是杉木、毛竹,就给他算种油茶的经济账,带他去油茶示范基地参观,帮他联系购买优质油茶苗。2011年,金水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种下首批127亩油茶,随后不断扩种,至今已把200多万元资金“存”进了大山这座“绿色银行”。
  农民感念翁正辉,是他指导沙畈乡银坑村村民郭品崇种植了近百亩红豆杉,有望带动整个沙畈乡红豆杉产业的发展;是他带着沙畈乡乌云村村民虞锦生改造低产毛竹林,原来亩产值只有500元左右,几年下来提高到2000元以上;是他听说罗埠镇汪叶村的章祝军想种香榧,但身有残疾行动不便,就主动上门对接,如今350亩香榧林已开始结果……
难舍青山,青山与你同在
  三天两头往山里跑,除了感觉翁正辉走路更容易喘了,村民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异常。很多村民不知道,从2014年起,翁正辉就病了。
  2014年7月,翁正辉被查出肺部有结节,由于工作太忙,拖到年底才去医院复查,发现是肺癌早期,他匆匆做了手术,7天后又出现在办公室。“我不爬山就行。”手术后,他对妻子保证,但转身就往山里跑。
  能骗过妻子,却骗不过自己的身体。2015年,翁正辉肺癌复发,因为积极配合治疗,病情一度稳定下来,直到今年7月20日。
  那天,翁正辉下乡到沙坑村。下午,没有午睡习惯的他说:“有点累,我休息一下。”结果在山里躺了3个多小时。回程时,开车的反应变得迟钝,还在自家门口迷了路。他并没有意识到,病魔正在向他发出最后通牒。次日凌晨,他突然抽搐晕厥,被送往医院抢救。
  第二天,金水牛赶到医院,对着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翁正辉说,“翁处,你还认识我不?”“认识认识,我过两天出院了再去你那里看油茶。”“我等你,你一定要来啊!”金水牛走出病房,才敢让眼里的泪落下来。
  他心里清楚,一向说话算话的翁正辉,这次要食言了……
  一生忙于工作,翁正辉少有时间分给家庭,但他也爱家。每年农忙,他都要帮家里“双抢”,割稻子种稻子,他手脚不比别人慢;不爱照相的他,抱着孙女乖乖摆出各种姿势,为孙女拍了人生第一部艺术写真;老母亲得肾结石,他每次回家都带上一罐罐金银花、菊花,叮嘱老人“不要偷懒,也不要节约,该喝就要泡着喝,我下次再给你带”。
  8月9日晚上9时2分,翁正辉停止了呼吸。
  8月12日那天,为翁正辉送行的人挤满了告别大厅,排到了走廊上。人们看到,来人中最多的就是他的农民兄弟。
  一生难舍是青山,青山定与你同在。
  黄晓华 钱关键 陆欣 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