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食 郭华悦/文
在老家,栗树再常见不过。国庆前后,山风轻拂脸庞之际,总能闻到撩人心扉的栗香。于是,等国庆放假,采栗子就成了多数孩子的假日游戏。
每天一早,孩子们便相约来到山里采栗子。物质匮乏的年代,栗子是最能解馋的美食,可糖炒,可炖汤,可炒肉,样样都令人叫绝。只不过,美味的背后,往往意味着付出更多的辛劳。
栗树很高,一般都有两三丈。善于爬树的孩子,三两下就上了树,将果苞割下,树下的孩子则欢呼着,四处捡果苞。更多时候,栗树太高,孩子们站在树下,用带着专用割栗刀的长竿子,将果苞割下。
将果苞集中在一起,拉回家中,接下来便是剥栗子的时候了。栗子的果苞上,遍体芒刺,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只蜷缩着的小刺猬。因此,剥栗子的时候,就得特别小心。戴上厚厚的防护手套,先将果苞敲开,力度得适中。太用力了,伤到了栗子,形状就不完整;太轻了,又敲不开果苞。
等果苞裂开后,用手将栗子剥出来。果苞的芒刺特别尖利,哪怕孩子们再小心,大半天下来,手被刺得遍体红肿,也是常有的事儿。剥完栗子,抹点草药,隔天也就消肿了。剥出来的板栗,还不能马上吃。晒上一两天,将里头的水分晾干,这样的话味道更香甜。
采板栗,吃板栗,是山里孩子国庆节的重头节目。如今的孩子,吃着板栗,却很少人知道板栗本来的样子。如此美味,着实来之不易。
如今,虽多年不采板栗,但那板栗香,依旧在每年的国庆,萦绕在鼻尖,隐隐约约,勾起了人无尽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