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创业

林爱娥:农家乐里乐淘金

  国庆节将至,在宁海桥头胡街道双林村经营农家乐的林爱娥也开始了节前的预订和准备工作。“国庆假期的前6天已经全部预订完毕,其中头两天光是桌餐一天就有20余桌,有得忙了。”林爱娥高兴地说。
  林爱娥是宁海桥头胡街道双林村人,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也最为得宠,开农家乐之前,别说做出一桌子菜,就单煮个饭都不一定能煮好。可现如今的她,却凭借着一手好厨艺经营着农家乐,一年能做出140万元的营业额。她说,凡事都得经过摸索,只要有兴趣、够认真,一定能做出成绩。
  2012年,在街道和村干部的动员下,原本在桥头胡街道经营着两家服装店的林爱娥抱着比看店轻松一些的想法,投入了农家乐这个全然陌生的行业,可生意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火热。“别看我们现在生意挺好,但刚开始的两年,因为没什么知名度,冷清得很,当时我们这些经营者大多就靠着上海旅游网一年4万元的协议金勉强维持。”林爱娥说。
  2014年,不甘于现状的林爱娥开始自己找出路,在儿子的帮助下,她把自己的农家乐推到了网上,赶了一把“互联网+”的时髦。没想到这一推,还真把她的生意带火了,从那以后,林爱娥的农家乐每周都能接待五六十人,其中多数是上海和宁波的客人。
  为了“修炼”厨艺,林爱娥买了不少食谱,也在网上搜寻了不少网红美食,还跑了不少酒店和餐馆“偷拳头”。从小心地改良宁海传统小吃,到大胆地把看似冲突的食材放到一起,林爱娥的创新菜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老客人。
  跟村里其他农家乐经营者一样,林爱娥的生意就在她自家一栋两间三层的小楼房里,经过改造装修,现一共有9个客房18张床位,一楼主要是用餐区,二楼三楼则以客房为主。林爱娥说,自己的农居已经不算小了,但到了周末或节假日,总会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后来她租借了附近几户人家的房间,将客人安排到那里,这样一来,既扩大了自己的经营,也给其他村民带来了收益。
  如今,已经成为双林农家乐经营明星的林爱娥并没有停下步伐。下一步,她打算借着双林获评宁波市职工疗休养推介基地的契机,从提升各类服务的质量入手,希望能接待更多的客人,让自己的营收再翻一番。
何莎莎 胡一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