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3月开始,平湖市新仓镇环卫所开展河道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填补了市、镇两级河道垃圾分类的空白。
打捞上岸、沥水晒干、机器粉碎、堆肥处理……经过这些步骤,原本在河道中惹人厌烦的垃圾成了种植大户的“新宠”。“在每天打捞上来的各种河道垃圾中,可堆肥的约占总量的70%。”新仓镇环卫所所长倪新华说,通过脱水处理,每天能生成100公斤左右有机肥料。截至目前,约有1000立方米河道绿色植物实现了还田。
在对农村生活垃圾、河道垃圾、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同时,园林垃圾回收、工业垃圾分类堆放、农业废弃物集中回收……涉及领域更广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正在全镇推开。
家住新仓镇友联村的黄忠饲养了600头羊,每天要消耗3吨饲料,从6月开始,这些羊吃上了新鲜的“草料”,这些“草料”原本是镇上园林里的杂草。“现在是一年中园林垃圾最多的时节,整理出来的杂草成了羊群最好的草料。”倪新华说,除了杂草免费供应给养殖大户外,树枝等免费提供给镇里一家家具厂做燃料,做到了废物利用。“在工业垃圾处理中,我们要求每家企业对自己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再按不同途径进行无害化处理。”倪新华说,例如服装行业,一些加工服装产生的边角料由环卫所统一回收进行二次利用,固体垃圾由各个企业承包给第三方企业转运,其他垃圾由行业协会统一处理。 倪聪耕 沈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