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浙江气象

我省率先建设“清新空气”监测体系

年底前发布“空气清新”指数,每日监测负氧离子含量

  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C。它的高低,是衡量空气清新与否的重要标志。之前,我省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里,并无负氧离子这一项。近日,我省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及网络体系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在全国率先开展“清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发布体系建设。这意味着今后负氧离子指数会和空气质量一样,成为每天发布的内容。届时,大家准备出门游玩时,手机一查,就能找个“洗肺之地”好好休憩。
  据浙江省气象局发布的《浙江省2016年度负氧离子监测(试验)报告》显示:我省空气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在420-4650个/立方厘米之间,最高的日均浓度值可达2万个/立方厘米,最大监测值达10万个/立方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清新空气标准,负氧离子的浓度范围达到≥900个/立方厘米,可算作“较清新”;≥2100个/立方厘米,则为最高标准“非常清新”。
  目前我省主要由气象、林业、旅游部门根据各自的行业规范开展负氧离子监测,已有133个站位(尚未包括旅游部门数据)。比如安吉县余村就有一个负氧离子监测点。走进这里,新鲜的空气让人情不自禁深呼吸,当地村里文化大礼堂外的电子LED屏显示,这里每立方厘米含有3000多个负氧离子。
  根据《通知》要求,我省清新空气监测网络将由基本站和功能站组成。基本站设在行政区中心区域的站点,包括气象监测站和城市站;功能站设在生态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区域,重点反映生态环境、空气状况以及为区域环境保护、开发提供支持。监测因子包括负氧离子、细颗粒物(PM2.5)、臭氧(O
3
)、气象(风力、温度、湿度、气压、降雨)等指标。
  根据规定,监测站点将接入浙江省清新空气监测数据平台,按照“统一评价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布点规范、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技术提升”的目标,实现全省清新空气监测站点集成联网。
  监测系统建成后,浙江省将在2017年9月底前试行发布清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信息;2017年年底前正式发布清新空气(负氧离子)指数信息,公布各地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届时,浙江百姓出门,就能通过手机查询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实时了解空气清新度。
施佳琦 江帆
小 知 识
负氧离子是什么?
  负氧离子是什么?空气负离子以带负电的氧分子居多,由此人们将空气负离子统称为“负氧离子”。自然界空气负离子的产生主要源于大气电离、植被光合和水流剪切等。
  负氧离子哪里多?一般而言,负氧离子在洁净空气中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在污浊空气中仅能留存几秒。就其浓度而言,通常为:城市街道绿化区200-500个/立方厘米,公园区400-1000个/立方厘米,森林、瀑布区≥2000个/立方厘米。
  负氧离子对改善人体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等都有益处,被誉为“空气维生素”。通常认为,负氧离子浓度高于1000个/立方厘米的环境属于清新空气,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菌力,高于1500个/立方厘米的环境非常适宜人体健康,高于2100个/立方厘米的空气就具有自然疗愈和康复功效。
  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不高,城市街道绿化区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约200-500个/立方厘米,公园区400-1000个/立方厘米,森林、瀑布区可高于2000个/立方厘米。报告显示,浙江省53个监测站中,有20个站的负氧离子年平均值达到1500个/立方厘米以上,其中10个站超过3000个/立方厘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