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霙
陕西省杨凌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也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近日,记者走进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地感受现代农业发展的魅力。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的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199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杨凌成为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今年4月,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示范区片区正式挂牌,又成为全国唯一的现代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标志着杨凌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国际合作交流提供新的动力。
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关键,农民是主体,在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里,扎堆了一群新型职业农民。“我们对参训的职业农民进行‘务工式’实训,用最新的技术、最好的设施、最优的模式,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创新园理事长马新世告诉记者,虽然园区建成不到一年,但先后已有1000多名职业农民在这里通过承包温室、劳务打工、现场培训、观摩学习掌握了新技术。据了解,马新世所在的创新园占地500亩,由5家农民合作社以股份制形式成立,目前已建成85栋现代化日光温室,集成应用了双拱双膜新式大棚、袋装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灌溉、生物源农药绿色综合防控、植物碳基营养肥施用等5大核心技术,园区已成为农业新技术培训基地、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示范基地。
今年7月,杨凌的创客们“火”了一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视察杨凌农业众创空间“众创田园”时,对农业创客深切寄语:“为农业插上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如今,杨凌示范区以“众创田园”为孵化基地,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建设,已催生出600多家“农业+互联网+双创”的创业团队,构筑起农业创新创业新高地。杨凌农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获得“众创田园”支持、以互联网新媒体方式传播推广农业科技的孵化企业之一。去年11月,该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合力,打出了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红薯的知名度,那里出产的有机红薯每公斤卖到20元,推动了当地红薯产业的发展。公司董事长曹昂说:“现在,‘大农圈’平台服务着34万人,我们希望以后能服务3亿人,这是‘大农圈’的梦想。”
微信也能办理营业执照。记者看到,在杨凌,通过微信扫码、上传身份证、填报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信息等步骤,就能实现随时随地远程办照。据了解,从7月1日起,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就全面启动市场主体设立登记“微信办照”全程电子化改革,实现了让群众“零跑路”。“全程在电子化系统里审核,企业最快半个小时就能拿到营业执照。”据杨凌示范区综合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自“微信办照”正式启动以来,短短两个月时间,杨凌示范区工商局已核准“微信办照”业务300余件。
发展现代特色高效设施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孵化农业创业企业、推出利企便民举措……杨凌的实践,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杨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