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工作是件大好事,鼓舞了我们的信心!”尽管德清县全面启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工作已有近一个月时间,但浙江清溪鳖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根连的心里仍激荡着一份喜悦。8月31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借助“稻鳖共生”新型种养模式,生产的“清溪香米”最高卖到每公斤36元,“清溪乌鳖”每公斤至少卖到200元,“市场上需求旺,销售特别好”。
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紧扣市场需求,敏锐地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从源头上把控产品质量和安全,“清溪鳖业”的成功实践,折射出德清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足迹:近两年来,该县努力破解农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榜首,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如今,该县已建立“鳖稻共生、虾稻共生”等生态型、创新型高效基地6个,打造诚信农产品示范基地77个,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休闲农业直接经营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8%。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明确在德清县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期限3年。
借试点的东风,今年以来,该县把准改革方向,提出了打造全省“三农工作标杆县”的目标,坚持从供给侧发力和集成示范两个原则,突出“拆治归”工作集成、“钱地人”政策集成、“绿富美”效果集成,目前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该县出台了《德清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方案》,方案涵盖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动“中央一号”文件政策集成示范落地、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美丽公路示范县等15项重点改革试点项目,将于2019年完成。
德清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县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三农”转型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形成示范、提供标准,为我省农业农村改革政策集成落地提供“解决方案”,力争通过3年时间努力,使全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普遍超过30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切实做到改革成果让农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