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大学毕业生王惠星,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种菜。前段时间,她的丈夫李渊明冒着高温,驾驶耕田机平整好几块地后,王惠星就与丈夫一起培育了3000多株花菜苗。
“台风就要来了,久旱的天气马上要变,我们准备先育苗,过些天好种花菜。”7月30日,在衢州市柯城区渊明家庭农场,皮肤晒得黑黑的王惠星告诉笔者,这一批花菜苗刚刚完成定苗工作,他俩忙碌了两天,当农民确实蛮辛苦的。
7月28日,王惠星与丈夫从早上5点30分开始,一直忙到7月29日凌晨,两个人培育了1216株花菜苗。睡5个小时,夫妻俩又从早晨开始工作,终于在7月30日凌晨1时,完成花菜的定苗,又育下2048株花菜苗。
耕田、种菜,夫妻俩耕耘着自己的有机蔬菜梦。
34岁的王惠星老家在柯城区九华乡下彭川村。她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上海的一家外资企业工作。“我做销售工作,回村之前,年薪能拿30万元。”王惠星说,他丈夫李渊明是当兵转业的,收入也不错。他们2010年结婚,2011年8月就在上海购置了一套房子。
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又在上海工作了,为什么选择回村种菜?王惠星说,一来是她从小就对家乡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结婚后,她先后有了两个小孩,一个7岁,另一个才7个多月。在家带孩子时,王惠星总想着干点什么,就有了回村种菜的念头。二来是家里发生了一件事,让她断然决定回乡创业。在上海工作时,她母亲替她带小孩。有一天,母亲买了两根丝瓜,节约的母亲将丝瓜连皮炒了吃。没想到,饭后,她母亲上吐下泄,晕倒在厕所里,医生诊断是丝瓜皮中毒。“这两个原因,促使我决定回村种放心蔬菜。”
2015年6月,王惠星回到老家。之后,在父亲陪同下,她花3个月跑了100多家农户,流转了51亩地。
种菜需要资金,小孩读书需要购房子。2016年上半年,王惠星干脆把上海的房子卖了,花200万元在衢州购了一套房子,余下的近百万元,用于投资现代农业。
“能支撑到现在,离不开丈夫的支持。”王惠星说,丈夫李渊明管农场的机械,已经购置了旋耕机、拖拉机、开沟机等农机,还有一辆面包车。她主要负责种植。她向在附近种菜的能人吴金山学习,平时柯城区蔬菜专家何润云也会到农场指导。
与一般农户种菜不同,王惠星种菜是要种出有机蔬菜。她先养地,在地里施下大量的羊粪、鸡粪、菌渣以及稻壳、木屑等,让土壤变肥变松软。“地养了一年半,三次对土壤进行检测,最后一次检测出有机质含量达2%。”王惠星说,去年,农场种了菠菜、花菜与玉米,送给亲朋好友吃,个个都说这蔬菜才是地道的农家菜。
今年,她种的茄子、玉米、甜瓜等蔬菜瓜果卖了3000多元,成了饭店、食堂的抢手货。
看到自己的辛苦劳作有了小收获,王惠星种菜的信心更足了,“下半年,我们要搭建20亩大棚,计划种6亩花菜、7亩玉米,还有辣椒等。”她要运用科技,将农场办得红红火火。
胡宗仁 李云中 何润云 章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