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日本牡蛎世家用这些绝招搞养殖

  日本人喜欢吃牡蛎(又称生蚝),就跟中国人爱吃大闸蟹一样。日本牡蛎,个大肥美,内质口感上乘,生吃不用任何调料,加热烹调更鲜美。日本牡蛎之所以这么出名,和饲养技术有关。日本是牡蛎大国,有很多饲养场,尤以宫城县的产量居多,当地人把饲养牡蛎的技术发挥到极致。近日,笔者参观了日本宫城县一个四代饲养牡蛎的世家,他们用独特的牡蛎饲养技术,将遭受日本大地震后濒临绝境的牡蛎养殖业带出困境。
  宫城县气仙沼地区有个唐桑湾,海水清澈见底,非常适合饲养牡蛎。畠山政则一家四代在此以饲养牡蛎为生。笔者近日乘坐畠山常用的小船,前往饲养牡蛎的海域,听他介绍自己饲养牡蛎的独特技术。畠山说,他饲养的牡蛎首先是十分费时。普通牡蛎一般最多饲养一年半就上市,而畠山家的牡蛎要在海中放养3年。为了保证质量,一个扇贝壳上最多只放养10个左右的种子,而不像普通养殖技术那样,为了高产,能放多少个就放多少个。畠山称,控制种子数量,可以保证牡蛎成长空间。
  其次是不怕费事。畠山家的牡蛎在生长期间,要经过多次人工刺激,就是通过改变环境、温度等,让牡蛎更加鲜美、耐热。畠山说,他饲养的牡蛎不怕加热,加热也不会收缩,出锅时饱满如珠,肉厚而味道香浓,因此多被高级饭店采用。这里面的诀窍就在于在饲养牡蛎期间,必须挪动一次地方。先在靠近岸边的海域饲养,大约一年后再移动到远点的海域,让牡蛎经历更大的波涛,承受更寒冷的海水刺激。其间,还要专程从海里再把牡蛎全部运到岸上,经过温热水处理,帮助牡蛎驱除身上的各种附生生物和海草等,让牡蛎更健康。他说,为了寻找合适的温度,自己反复试验多年,最后确定用56摄氏度的温水浸泡是最合适的。他笑着说,“就和人一样,越经历风雨越强壮,受到外部多次刺激的牡蛎,肉质才会更加密实,不怕加热”。
  畠山家的养殖技术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在适当的时期,在牡蛎的尖端打上孔,然后用绳子一个一个穿起来吊养。畠山告诉笔者,牡蛎的尖角是硬壳,不会伤到内部,打孔吊养不仅不会让牡蛎受伤或死掉,反而会让牡蛎保证形状的完美和肉质的圆润充实。畠山随手在海中捞起牡蛎,撬开后让笔者生吃,味道确实鲜美,而且没有腥味。养牡蛎40多年,畠山告诉笔者,自己还在不断改进养殖方法,提高质量。现在是畠山政则的儿子接班成为主力,年轻人接受父辈的经验后,也在进行新的尝试。
(摘自《环球时报》 孙秀萍/文2017年7月1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