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到2020年,我省将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个方面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作为指导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纲要性文件,《方案》为我省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好了顶层设计,其中涉农的几大看点值得关注。
根据《方案》,今后,我省将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建立健全以农业“两区”为重点、覆盖全省永久基本农田的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跨市调剂的监管,改进省统筹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调剂收益管理办法。深入实施“亩产倍增行动计划”,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逐步降低工业用地比例,完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建立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相挂钩制度。
根据《方案》,我省还将建立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健全完善农业污染治理机制,加强秸秆及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农田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行动。采取财政和村集体补贴、住户付费、社会资本参与的投入运营机制,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扶持措施,培育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强化县乡两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此外,根据《方案》,我省还将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机制,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基本回收和无害化处置,推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