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场火灾,青田县仁宫乡朱山村的张李勇16岁便成了残疾人。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而是自强不息,乐观面对生活,还自主创业成为了一名猪倌。去年,他为了支持家乡的美化家园大行动,从猪倌转行经营农场,开始发展猕猴桃、葡萄等,做得有声有色。
张李勇出生在青田县仁宫乡朱山村,小学毕业之后,他就走上社会,开始了打工生涯。不幸的是,16岁那年,工厂里一场突发的火灾事故,烧伤了他的手臂,造成四级残疾,至今手臂无力,不能提拿重物。
虽然人生经历磨难,但是张李勇并没有气馁。为了挑起养家的重担,才20岁出头的他就开始在村里做起了猪倌。年纪轻轻就从事养猪行业,起先村里很多人并不看好他,一方面是因为他身体残疾,另一方面认为年轻人在农村养猪没出息。此外,大家也不相信他有技术,能把猪养好。
张李勇并没有因此改变养猪的想法。他从几头小猪仔开始养起,慢慢养到几十头、几百头,最多的时候他养了1000多头猪。当然,他的养猪事业并不一帆风顺。刚开始时,他也曾因为没有经验,养死了不少小猪仔。随着养猪经验的累积,他的养猪事业也越来越顺,每年至少有十几万元的利润。
这几年,随着我省畜牧业转型升级,张李勇的养猪棚被拆除。“结束养猪生涯,或许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养猪棚拆除之后,张李勇一直琢磨着今后的出路,当看到村里的薇晓开心家庭农场做得有声有色,顿时让他有了从猪倌转行经营农场的想法。张李勇说,近几年绿色食品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经营农场也要走绿色环保之路。
此后的一段日子里,张李勇按照乡政府“拆一复一”的拆后土地利用思路,在养猪棚拆后的土地里种上果树,加上另外承包的土地,一共种了70多亩猕猴桃、30多亩葡萄。为了办好农场、种好果树,张李勇不仅从外地引进了多种优质果苗,也多次到外地向其他有经验的果农和农场主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张李勇种植的果苗生机勃勃、长势良好。他明年还计划在自己的农场里种更多的果树苗,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我对农场的未来充满信心,今后要更加用心去种果树、办农场。”谈到从“猪倌”向“农场主”的角色转换,张李勇信心满满。 夏建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