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影像

镶嵌在绿水青山中的“明珠”

——浙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掠影

  □本报记者 叶敏 文/摄
  晨霞披彩带,云雾做罗衫,耕作山间里,对歌畲乡寨。
  说起浙江的古村镇,很多人会想到乌镇、西塘这些远近闻名的江南名镇,其实,在浙江还“藏”着许多美丽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里没有人山人海,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却有绿水青山,还有极具民族特色的农家小院,更有浓浓的乡愁。这些特色村寨留住了时光,安静而美好,仿佛有一道屏障,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都悉数留在了彼岸。
  泰顺左溪村、景宁李宝村、莲都沙溪村……这些大山里的“明珠”,在千回百转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原有的印记和风俗,用其淳朴的村寨民风,传承着独特的中华少数民族文化。
  多年来,位置偏远,经济薄弱,一直困扰着少数民族村寨发展,如何让这绿水青山变为村民手中的“金饭碗”?2016年底,我省开展了“少数民族十佳特色村寨”评选活动,创建了一批民居特色突出、产业支撑有力、民族文化浓郁、人居环境优美、民族关系和谐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过加大培育力度,全面推动民族乡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发展环境的改善和民族文化的提升,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的美丽度和幸福感。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深入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创建培育和建设发展,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加强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我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实效,抓住发展机遇,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争做美丽经济领头雁,更好地发展乡愁经济、美丽经济、富民经济,助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