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唐豪 季颖 通讯员 何法顺
“我们一直用专业的技术,为农民的生产提供安心、舒心、放心的服务。”嵊州市普惠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史浙军说,作为蔬菜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承建单位,合作社去年为社员提供种子种苗培育、种植管理、农产品流通等服务,亩均节本达1000多元。“除了帮助社员节本增收,服务业务的拓展也使联合社进一步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史浙军说。
自2014年以来,我省确定嵊州、桐庐、乐清、定海、磐安、天台、龙游、常山、江山、开化、丽水市本级、遂昌等12个单位,分批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8亿元。3年来,项目建设成效如何?项目承建主体有哪些反响?记者最近走访了部分项目实施点。“蔬菜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的开展,不但进一步带动提高了本地蔬菜产业的生产水平和自给率,稳定了市民‘菜篮子’,还极大地促进了本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嵊州市农林局副局长储开江对记者说,试点工作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同样,在常山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带来的利好也非常明显。常山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试点项目开展以来,试点区域内胡柚园的生产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优质果率达90%以上,产品质量合格率达100%。
位于常山县青石镇水南村的众柚胡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新告诉记者:“前两年,胡柚受到冻害影响,产量下降得很厉害。
(紧接第1版)在常山美柚胡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后,我们购买‘土宝’对土壤结构进行改善,购买‘果宝’增加叶面成长所需元素,效果很好。”他说,去年虽然胡柚减产了,但因果品质量提高,销售额却翻了一番。
全程社会化服务不仅对特色产业帮助很大,对粮食生产同样大有裨益。“自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以来,作为项目建设主体,我们公司每年为周边粮农提供全程服务面积累计达6400亩。”位于龙游县塔石镇的朝盈粮食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正泉告诉记者,得益于这些公共服务的提供,周边粮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粮的规模效益。
据了解,在项目支撑下,仅2014年,龙游县就完成粮食全程作业服务面积近1.7万亩,早晚稻烘干2万吨,每亩为农户节省劳动成本217元,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共计470余万元,增加农业作业效益260余万元。
桐庐县从2015年开始实施的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也给当地水稻生产带来了“福音”。“目前桐庐县试点项目建设主体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基本能满足5万亩水稻生产的服务要求。”桐庐县农林局副局长朱兴荣说,“2015-2016年,我县7家农技服务组织共开展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3.1万亩,帮助农民增收节支2500万元。”
据了解,除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外,2016年以来,桐庐县还积极推进水果产业关键环节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建植保服务队3支,累计完成植保服务面积6000余亩,大大促进了当地水果产业的发展。
桐庐阳山畈蜜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金根说:“我有110多亩桃园,以前治一次虫要请四五个人忙活三四天,现在有了植保服务队,两台机器一天工夫就能完成,不仅省工,防治效果还更好。”
据了解,我省各试点县(市、区)在培育和壮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过程中做足服务文章,积极引导其从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向全程社会化服务转变,从小规模经营服务向大规模整建制服务转变,实现服务组织从兼业化经营向专业化职业化经营管理转变,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一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渐成长,为浙江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强壮筋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