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升厚 桑士达 卢亦愚
近年来,在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改革中,一种成为农旅融合发展重要载体的庄园经济在国内蓬勃兴起。桐乡市在我省率先展开探索,短短两年多实践,逐步走出一条促进农村三产高度融合、有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新路子。目前,桐乡现代农业庄园数量、规模增长迅速,产业类型、经营形式、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庄园特色品牌和评定标准初步成型,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继2015年桐乡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后,2016年又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桐乡发展庄园经济的做法和成效
——坚持“三化”合一,创建庄园发展新模式。一是规划一体化。将发展庄园经济与桐乡全域建设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人文名城和互联网智慧强市的“十三五”总体目标相结合,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古镇开发、乌镇-石门旅游度假区建设,编制了《桐乡市域现代农业庄园布点专项规划》,对庄园进行了前瞻性、系统性、全域性布局。同时,创造性制定《现代农业庄园认定标准》,落实体现“农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庄园发展理念,明确了庄园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方向。二是政策高效化。一方面重点整合各涉农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到庄园项目使用,以项目落地推动庄园建设,同时安排现代庄园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对星级庄园一次性给予50万-2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庄园通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置换等方式解决非农建设用地,并每年为庄园经济项目安排专用建设用地指标,重点扶持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优质项目,推进庄园经济快速发展。三是领导责任化。将依托庄园经济推动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摆上“三农”工作重要位置,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发展现代庄园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市领导和部门挂钩联系重点庄园制度,形成“一个重点庄园有一名市级领导、一批服务干部”的机制;将庄园经济建设任务纳入对各部门、镇(街道)职能工作考核范围,充分调动全市服务庄园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坚持“三方”联动,营造三产融合氛围。一是农业为本、产业联动。庄园发展离不开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依托传统产区,提升原有基地,通过改造拓展功能,鼓励农业基地往庄园方向发展。对于在建庄园,要求其具备良好农业产业基础,不仅生产农产品要优质原生态,更要注重农产品加工升级、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二是农旅融合、强强联动。以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带动庄园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和旅游业结构调整。依托乌镇重要旅游目的地,在周边建立庄园集聚区,以点带面发展农庄休闲游等新型旅游方式。深入挖掘水乡农耕文化,重点建设历史文化名村,联通旅游交通主干道,以旅游业的先进理念为指导,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庄园服务水准,创新庄园休闲方式,提升庄园吸引力。三是美丽乡村、载体联动。通过庄园经济发展,拓展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等多种功能,积极推进农村基本建设,加快村道硬化,改造破旧农房,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生产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效益,让农业有奔头、农民变体面、农村变美丽。同时,美丽乡村建设营造的优美环境、整洁村貌、文明乡风又反哺庄园经济发展,形成了庄园经济与“美丽乡村”的互促共赢。
——坚持“三台”合力,提升庄园发展高度。一是构筑要素集聚平台。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创新土地整村整镇流转机制,打开接轨沪杭、浙商回归、对台招商等多元化引资渠道;加强与上海交大等高校的合作方式,积极推动土地、资金、科技等生产要素向庄园经济集聚,使其充分碰撞,激发火花。二是构筑创新创业平台。运用“互联网+农业”的新思维、新技术,在崇福镇城郊村打造了嘉兴市首个大学生农业创业园,通过这一平台,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庄园业主,促成了一批以“农+网”为特色,以“小而精”取胜的特色庄园诞生,为桐乡庄园经济发展走出了新路径、注入了新活力。三是构筑交流服务平台。建立了由市领导、部门和镇(街道)以及庄园业主组成的微信群,实现了庄园业主之间、业主与职能部门的零距离对接。成立由庄园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组成的庄园经济工作推进小组,定期研讨解决庄园建设中的困难与问题,将庄园项目纳入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同时制定《发展庄园经济工作指南》,明确了庄园申报建设的流程与相关职能部门,避免走弯路、走错路,确保现代农业庄园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推进。
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的启示和建议
2016年11月,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全国建成100个国家现代农业庄园。这对我省、特别是桐乡是一个重要契机。发展庄园经济,符合“三农”发展新趋势,契合消费新需求,对“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亦具意义。为此建议:
一是把创建现代农业庄园作为探索“三农”创新发展的一条新路径。发展庄园经济,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当下农业,市场供给趋向饱和、生产效益总体降低,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场多元化需求难以满足,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民增收遭遇瓶颈。而在日本,由于农业高度发达,用占世界0.2%的土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其特点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庄园经济,50%的农地用于建设集科普、观光、生产、体验等为一体的农业主题公园。因此,探索发展庄园经济,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剥离部分效益农业走向精品农业,是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是积极支持创建现代农业庄园的试点先行工作。桐乡发展庄园经济,得到了省有关部门和嘉兴市的大力支持,但也遇到了诸如土地约束、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产业融合不够等问题。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必不可缺。桐乡在发展庄园经济上,由于受县级层面资源限制,不免存在理论研究不足、机制创新不够,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在政策引导、人才保障、土地供给等方面给予关心与支持。建议省级有关部门加强对庄园经济的研究和指导,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推荐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为试点探索提供要素支撑。
三是适时制定我省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随着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发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指导意见,农业庄园日益成为农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有可能成为”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与旅游文化创新结合而形成的又一新型经营主体。桐乡在发展庄园经济中初步探索创新农业分级生产和分档消费新模式,其做法与经验值得重视、借鉴和总结、提炼,建议有关部门开展专项调研,及时提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实施办法,以利全省涌现更多集科普、观光、生产、体验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
作者系省政府参事
桐乡石门湾四季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