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圆葫1号’育种大棚扩大到46个,预计可产1500万粒种子,供全国十余个省份种植。”日前,衢州市农科院研究员汪惠芳、张富仙送科技到龙游县石佛乡,在浙江乐土种业有限公司“圆葫1号”制种大棚里,该公司负责人周彩军高兴地向两位专家介绍公司发展情况。“圆葫1号”是衢州市农科院研究员张富仙采用南瓜种间远缘杂交方法、经定向选育而成的新型南瓜品种,2010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填补了我国南瓜种间远缘杂交育成品种的空白,也为作物育种,尤其是葫芦科作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成功范例。“试种农民反映,‘圆葫1号’好种、好看、好吃、好卖,种植效益好。”汪惠芳介绍,“圆葫1号”刚一面世,便吸引了专家和农民的“眼球”,受到市场青睐。“科研成果如果没有推广,就产生不了效益,没有价值和意义。”汪惠芳说,衢州市农科院主要承担科研任务,科研人员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进行生产推广。如何让科研成果得到快速有效推广,使之产生效益,衢州市农科院想到了和农业企业合作。
2010年6月,衢州市农科院与浙江乐土种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圆葫1号”的独家经营权转让给了该公司。这也是衢州市农科院首次采用与民营种业企业合作的形式,推广自主选育的农作物新品种。“之所以选择‘乐土’,关键在于他们的技术力量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可以确保品种优势,不会造成品种退化。”张富仙介绍,“乐土”负责人周彩军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农作物遗传与育种专业,曾在种子公司从事多年育种工作。他对“圆葫1号”如何保持优良性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保障。
2011年,周彩军发展了1个大棚的制种基地。2012年,制种面积增加到6亩多。今年,共制种43亩。“现在,‘圆葫1号’已推广到本省及安徽、福建、江西、上海、广东、四川、云南和西藏等省(区、市)。”周彩军介绍,通过设施栽培,“圆葫1号”亩纯利润可达1.8万元至2万元。露地栽培,亩利润也可达到5000元至8000元。“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汪惠芳介绍,目前,除了“圆葫1号”,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蔬菜新品种“衢椒1号”“圆葫2号”,也由“乐土”经营推广。 程红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