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村故事

嵊州施家岙村:用越剧文化打造宜居宜游新农村

  说起越剧,不得不提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施家岙村距嵊州城区西南9公里,依山带水、风景秀美、民风古朴,是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
  近年来,施家岙村坚持打造以“越剧寻根文化”为主线,围绕“山水越剧”目的地品牌建设,利用古村落、古戏台、越剧人、剡溪水、田园味等原生态的越剧资源,建设“施家岙越剧风情旅游区”,使乡村旅游成为施家岙村的支柱产业。
本土演员展现越剧魅力
  踏进施家岙村设有古戏台的院落,就听得越音袅袅。村民介绍说:“那是娘家戏班的成员们在排练,平日里游客来到村里观光旅游,古戏台就是让大家欣赏越剧魅力的第一大舞台。”
  娘家戏班成立于2006年,如今已经有十余个年头了。“我们戏班有10个人,都是村里的本土演员,唱戏就是业余爱好,我们都是凭着爱好走到了一起。”负责人俞兆南说道。
  54岁的陈瑞娟、51岁的李红萍和45岁的沈红雨是娘家戏班里最要好的三姐妹,平日里以老大、老二、老三相称。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因为耳濡目染,她们从小就会唱越剧。用她们的话来说,这是“天生的本领”。
  平时她们会在古戏台上为游客带来好看的表演,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表演十多场。来到这里的游客都很喜欢越剧,李红萍说:“之前有一个来自香港的游客,她听完我们唱戏后喜欢得不得了,都舍不得走了,拉着我的手说要跟我学越剧,还向我们表示感谢。”“我们唱越剧心情好,游客喜欢我们更开心,所以我们看起来更年轻了。”沈红雨说,她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民俗风情馆为越剧艺术锦上添花
  越剧文化可以说是施家岙村发展旅游经济的最大招牌。为了支持娘家戏班的发展,村里请了专业的老师来教戏班的成员们表演技巧,还给戏班提供服装道具和化妆品等。
  不仅如此,村里还建造了早期越剧博物馆,旨在向游客科普越剧起源及越剧文化的同时,介绍村里几代著名的越剧艺术表演家。
  越剧起源于田间地头,以前老百姓在田里劳作的时候就随口哼几句,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越剧,所以这里的村民基本上人人会唱越剧,而且很多越剧内容是跟农耕文化有关系的。
  博物馆旁边的民俗风情馆佐证着越剧与农耕文化的关系。这座古老的建筑里,摆放着许多旧时的农具,展示着农耕文化。观赏着这些已经不多见的珍贵器具,似乎更能听懂越剧所想表达的内容。
  近年来,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村里安排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旅游资源开发、越剧文化推介等实事工程,充分利用村子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前期投入800万元开发了绍兴第一漂——剡溪漂流,目前已建成包括梅园山庄、3公里的漂流嬉水、落地唱书亭、文化长廊等设施,游客们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可品味原汁原味的越剧。同时,该村大力发展以剡溪漂流为主体的乡村游,积极营造宜游宜居的新农村。
王铮铮 沈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