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农企

庆元光泽家庭农场

生态循环种养获得“叠加效益”

  近日,笔者在庆元县黄田镇双坞村的光泽家庭农场里看到,负责人蔡光泽正忙着培育秧苗,照顾鸭苗、鱼苗。成群结队的小鸭子在农田里嬉戏,五彩的小鱼在鱼塘里游玩。“再过半个月,秧苗就要移栽到稻田里,到时就会陆续将鸭苗、鱼苗投放到稻田里进行放养。”蔡光泽介绍,农场在种水稻的同时,还养着泥鳅、鲤鱼和鸭子。
  2014年,蔡光泽流转了村里80多亩荒地,用来养泥鳅。“第一年效益并不好,2015年又流转了100亩田地种水稻,并在稻田里养泥鳅、养鱼,效益才好起来。”
  蔡光泽说,稻田养鱼和泥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原生态绿色循环系统:水稻为鱼和泥鳅提供氧气、有机物质和遮阴处,鱼和泥鳅起到了耘田除草、减少病虫害、增肥的作用。这样一来,田间虫体成为鱼和泥鳅的食物,鱼和泥鳅的粪便又成了水稻的肥料,同一块田地上可以获得稻米、鲤鱼和泥鳅多重收益。
  随着“水稻—鲤鱼、泥鳅”循环种养模式的成功,去年,蔡光泽又在此基础上引进草鸭养殖,将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有机结合起来。“草鸭的活动、摄食范围大,生长发育快、增重率高、效益好,同时,草鸭还能起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虫的作用。”蔡光泽说。
  为了确保鱼和泥鳅的成活率,在种植水稻时,蔡光泽从不施用化肥农药,种出的水稻、养出的鱼和泥鳅,都保证了绿色无公害,虽然售价比较高,但还是一路走俏。目前,该农场共有“稻田—鲤鱼、泥鳅—鸭”生态养殖面积210亩,其中稻田养鱼100亩,稻田养泥鳅80亩,纯泥鳅养殖30余亩,稻田养鸭1500只。据预测,农场年产值可达250万元。
吴晨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