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名企名品

长兴紫笋茶

“唐宋元明清,从古喝到今。”

  •   长兴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兴的紫笋茶具有悠久和辉煌的贡茶历史,主要表现为五个“最”:一是进贡时间最早。长兴紫笋茶于大历五年(公元770)被正式列为贡茶,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贡茶;二是进贡规模最大。贡茶院初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当时烘焙加工场所有100多处,采茶工人达到了3万多,制茶工匠超过1000人,用时1个月;三是贡茶品质最好。据《新唐书》等史料记载,唐代贡茶较广,而顾渚紫笋茶最为著名,乃贡茶中之上品;四是贡茶历史最长。长兴顾渚紫笋茶从唐代宗广德年间(公元763-764)开始进贡,在唐代连续进贡一百多年,一直到清朝顺治三年(公元1646)才停止进贡,连续进贡时间长达876年;五是贡茶数量最多。紫笋茶深受帝王喜爱,贡茶数额连年增加。到了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贡茶数量达到1.84万斤。目前,长兴紫笋茶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茶叶学会副秘书长刘秋平曾这样评价长兴紫笋茶:“唐宋元明清,从古喝到今。”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和进一步弘扬茶文化,近年来长兴县投资数亿元恢复重建了顾渚山的大唐贡茶院,成功再现了长兴紫笋茶昔日辉煌和中国茶文化发源地魅力。同时,对历史保留下来的摩崖石刻三组九处进行全面整修。2008年5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长兴陆羽茶文化节暨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国内外茶界人士有800余名。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了“世界饮茶日倡议书”,并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作为“世界饮茶日”。长兴县专门投资拍摄制作了《茶恋》电影,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隆重播出。电影《茶恋》主要讲述了茶圣陆羽在长兴种茶、制茶、研究茶学、写就《茶经》的故事,该片是中国首部反映陆羽生平的电影。积极举办各类茶文化活动,包括举长兴茶文化旅游节、紫笋茶品茗推介会等。
      近年该县大力发展和提升紫笋茶产业,至2016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15万亩,全年产量为5217吨,产值达12亿元,全县现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该县已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行列,先后4次被评为全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是浙江省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工作先进县之一。长兴县《紫笋茶》生产标准于2004年被批准为农业行业标准。该县茶乾坤公司聘请陈宗懋院士为技术顾问,并于2011年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010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同时授予长兴和紫笋茶“中国茶文化之乡”和“中华文化名茶”称号,长兴紫笋茶同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行列。在“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长兴紫笋茶”品牌价值达13.14亿元。“长兴紫笋茶”区域公用品牌和一批企业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长兴紫笋茶曾荣获国家级名茶、浙江绿茶博览会和浙江农博会金奖产品等多项荣誉,2010年“长兴紫笋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1年紫笋茶制作技艺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紫笋茶”证明商标申报成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