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品牌

浙江茶的品牌培育之路

  □本报记者 程益新
  每年的2月中旬到5月中旬,从浙东南的乌牛早开始,浙江陆续迎来春茶采摘上市季节。茶叶是我省很多县(市、区)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面对庞大的市场、激烈的竞争,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提升当地茶叶品牌知名度,打造一张张响当当的地方茶文化名片。而即将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如何做大做强茶叶品牌将成为一项重要议题。
“一县一品”,一股绳子力量强
  眼下,春茶采摘即将结束,上山收茶的各地客商也满载而归。“今年‘惠明’春茶总产值可达2.7亿元,总产量1635吨,均比去年增加10%以上。”景宁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刘祝安说。“‘惠明’茶产值这十年来翻了几番,很大程度上缘于政府统一了全县的茶叶品牌,结束了各自为战的时代。”
  刘祝安介绍,1915年,‘惠明’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由于历史原因,“惠明”商标归惠明茶业有限公司所有,景宁县其他茶企无法共享,于是纷纷注册自己的商标,造成景宁茶叶品牌杂乱,严重影响了“惠明”茶的品牌形象,制约了全县茶产业的发展。
  刘祝安说,为了破解历史遗留难题,开启“惠明”茶产业发展新篇章,景宁县近年来狠抓‘惠明’茶品牌建设。2007年,县政府出资购买了“惠明”商标的部分使用权,着力打造“一县一品”。但当时已注册其他商标的企业仍存在顾虑,不愿放弃自有商标。经过努力,2014年,惠明茶业有限公司与县政府达成协议,将“惠明”商标使用权交与政府,由县政府统一注册,全县茶企无偿使用。从此,景宁结束了茶叶品牌多而杂的状况,消除了茶企的后顾之忧,有力地促进了“惠明”茶的快速发展。
  同样,“武阳春雨”是浙江的地方名茶之一,2004年武义县政府将该品牌整合成为全县的公用品牌后,政府成立了武阳春雨品牌管理办公室,从产量、销量、商标注册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企业加盟标准。金华东阳的“东白春芽”、磐安的“磐安云峰”也采用了类似的茶叶公用品牌方式。金华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坦言,金华市的茶叶品牌原先相对比较杂乱,有些地方甚至呈现“一家一牌”的现象,近年来,通过建设规模茶园、品种改造、主体培育、品牌整合等措施,基本形成了“一县一品”的格局。
  浙江其他县(市、区)的情况与金华相似,“一县一品”格局下的茶叶公用品牌加盟企业多则有30余家,少的也有五六家,这一模式也被称为“母子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对农产品的产业化、商品化、品牌化、组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茶叶尤其如此。”省种植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努力推进茶叶主导品牌的整合塑造,着力构建国际和国内、公用区域品牌和传统特色品牌相协调的品牌结构体系。
  据了解,浙江茶的品牌整合早已启动,未来将充分发挥茶产业资源与传统优势,以优势品牌整合为重点,着力提升品牌效益。重点是整合并做大做强龙井茶品牌,开展以龙井茶为核心的“浙江绿茶”品牌公益宣传。支持“丽水香茶”“安吉白茶”等地方区域优势品牌整合发展,建立区域优势品牌发展共识和建设机制。加强对产地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厚、品质特色唯一、消费对象忠诚的区域性传统特色名茶品牌的支持。
文化引领,一片叶子积绽深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姚国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绿茶品牌建设要上去,文化建设绝不能少。“西湖龙井”之所以这么有名,而且价格卖得高,除了自身品质因素外,还有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它的文化传承。历代许多文人志士歌颂了龙井茶,尤其是乾隆皇帝4次为龙井茶作诗,使得龙井茶一下子声名远播,身价飞涨。
  无独有偶,新昌的茶与茶文化从来就是紧密相连的。东晋永和初年(345年),高僧昙光来到新昌苦心修禅之余,将种茶、制茶、饮茶作为佛事的重要内容,使新昌成为佛茶滥觞、茶道起源之地。隋唐之际,新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清新淡雅的茶香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到此寻访探幽,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新昌山水给了他们神奇的灵感,佛茶点燃了他们飞扬的激情,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不朽诗篇。他们品佛茶吟诗词,把新昌茶文化推向了高峰。
  近年,大佛龙井与当地文化结合得更加紧密。在第十一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上,除了“茶王赛”“斗茶会”“新茶礼佛”“茶祭大典”等展现新昌茶产业文化的经典活动,当地还将“大佛龙井”“天姥红茶”与调腔、砖雕等新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首次举行了“小饮茶会”,丰富了“大佛龙井”的文化底蕴。
  其实,放眼整个浙江,近年来各地对茶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茶文化内涵也变得越发丰富多彩:颇具茶文化竞争力的西湖龙坞茶镇开始展示魅力与活力;松阳茶香小镇已完成规划设计;磐安古茶场文化小镇正在有序建设……下一步,围绕浙江“十三五”茶产业发展目标,我省将进一步强化品牌整合,通过文化兴茶,协调发展现代茶产业体系。
政府搭台,连台好戏扩影响
  培育茶叶品牌,政府是强有力的推手。
  今年是“丽水香茶”发展的第八年。2010年,当地政府以丽水市的大众茶为基础,将生产和销售此类大众茶的品牌统一起来,全新打造了一个区域公用品牌——“丽水香茶”。据丽水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丽水市政府注册了“丽水香茶”区域茶叶商标,并将其定位于打造“中国老百姓消费得起的”茶叶品牌,多次赴山东济南举办茶叶推介会。此后,济南茶叶批发市场每年都有300多家茶商到松阳茶叶市场收购茶叶,每家收购量都在5万公斤以上。目前,“丽水香茶”在济南、青岛等地获得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仅济南茶叶市场就有70多家专营店。
  近几年,我省先后赴哈尔滨、南京、太原、郑州、西宁等地举办了5次绿茶博览会,累计接待专业客商1.7万家、消费者28万人次,现场对接茶商1300家,完成产销合作意向2.7亿元,并成功实现了在20多个地方品牌推介落地。这一年一次赴外省开展的绿茶博览会,为浙江绿茶品牌提升、市场拓展、茶商联动等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平台作用。
  通过浙江绿茶博览会中的龙井茶专项推广、炒制技艺展示与市民品尝、咨询活动等,加大了龙井茶的宣传力度;通过加强龙井茶证明商标的管理工作,促进龙井茶证明商标覆盖面持续扩大,2016年全省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企业达338家,龙井茶专卖店789家。与此同时,在各地政府重视下,“安吉白茶”“丽水香茶”“大佛龙井”“越乡龙井”“武阳春雨”等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优异的区域优势品牌茶越来越为市场认可。
  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将于5月18日拉开帷幕,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将以茶博会永久落户杭州为契机,不断创新品牌宣传推广方式,进一步提升浙江绿茶整体影响力。加大国际国内宣传力度,强化浙江绿茶在国内外的品牌形象宣传,全面提升浙江绿茶品牌影响力,打造世界绿茶中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