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休闲

去博物馆来一次“穿越”之旅吧

  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你有多久没有走进博物馆了?不妨找一个休息日,带上孩子,去博物馆来一次“穿越”之旅吧。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是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分为孤山馆区、文澜阁、西湖美术馆、武林馆区、黄宾虹纪念室、沙孟海旧居、文保科研基地这七个分区。
  有关数据显示,浙江省博物馆有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其中一级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绸片和麻布;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各种青铜兵器、青铜农具、印纹陶和原始瓷;从东汉至明代各个青瓷窑系的一批标本;还有大量的古今书画,其中有唐代宗教画彩绘净土变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的一半(另外一半现藏台湾)。古书画多数是明清时期的,近现代名家的作品中,仅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的作品就有3700多件。
  馆藏精品: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
  藏品象牙质,有残断痕迹,器身上贯穿6个小孔。正面阴刻重圈纹、对称鸟纹,两鸟昂首相对而望,外缘呈火焰状。此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象牙雕刻工艺水准,更为研究古人对鸟和太阳的崇拜提供了宝贵资料,堪称旷世珍宝。曾被选为中国邮票图案。
  馆址:孤山馆区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东衔白堤和平湖秋月景点,西接西泠印社。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的建筑是著名建筑师王澍的作品,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很多人甚至就是冲着看建筑来的。博物馆外墙上使用了大量宁波老建筑上拆下来的旧砖瓦,有的墙面是倾斜的,仔细看还能发现砖瓦上当年烧制时留下的符号。
  博物馆的外观被塑造成一座山的片断,外立面采用浙东地区瓦爿墙和竹纹理混凝土,主体三层、局部五层,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二层以上建筑开裂、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体,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博物馆展品囊括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以来的珍贵靑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6万余件。
  馆藏精品:唐越窑荷花盏托
  为唐时茶具,由盏与托组成。盏为敞口五缺荷花形,弧腹压印五棱,圈足。托似一舒展荷叶,四边微微卷起,浅腹,圈足。盏托相合,全器宛若出水荷叶托着朵盛开的荷花。胎质细密,釉色莹润欲滴,为国家一级文物。
  馆址:宁波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
温州博物馆
  温州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馆内展区总面积1.2万平方米。博物馆建筑设计雄浑、朴茂。中厅壁面悬挂神农伏羲、精卫填海、燧人取火、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禹治水九幅巨型铜雕壁画,表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博物馆平面主要分为三层,底层设残疾人入口,二层三层为展览区,内设有历史馆、陶瓷馆、书画馆、工艺馆、自然馆和临展馆六大展馆,馆内另设有多功能厅、图书室、培训中心等辅助设施。馆内拥有文物2万多件,包括陶瓷器、青铜器、彩塑、砖雕、漆器、书画等20个门类。
  馆藏精品:瓯窑青釉瓜形带盖小执壶
  壶直口,八瓣瓜棱球形腹,喇叭形高圈足。腹部一侧置圆曲长流,流口高过盖顶,流穿过一与腹部相接的圆环,圆环外堆塑两手呈合抱圆环状;与流成直角处置圆形宽鋬,鋬上端堆塑一蝉,鋬面饰二道弦纹。胎呈灰白色,致密坚硬。通体施青灰泛黄色釉,釉面匀净,略富光泽。该壶造型新颖独特,妙趣横生,是五代瓯窑瓷器的上乘精品。
  馆址:温州市府路世纪广场
金华市博物馆
  金华市博物馆坐落于古子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中、婺江之畔,以文物古迹与传统街巷为依托、三江六岸美景为映衬,相融于古城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其中展厅4700平方米,藏有文物与古籍共3.7万余件(套)。设有5个展厅,分别是从历史学角度解读金华的“八婺古韵”展厅、从地质学角度解读金华的“神奇大地”展厅、从古村落角度解读金华的“乡土民风”展厅、从工商文明角度解读金华的“百工之乡”展厅和从文学艺术角度解读金华的“诗书传家”展厅。
  馆藏精品:东汉婺州窑带盖釉陶熏炉
  国家一级文物,器形扁圆,肩部置双系并两道浅凹弦纹作饰。底部有三个蹄形小足。盖顶钮边有一圈粗凹弦纹,并设两熏口,钮首成鹤头状。施褐泛黄釉,胎质较细,呈红色。
  馆址:金华市区东市街与将军路交叉口
嘉兴博物馆
  嘉兴博物馆建筑造型为船形,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馆内藏品丰富,结构较完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嘉兴各个时期的文化风貌。馆内“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和“沃土嘉禾——历史时期的嘉兴”两个基本陈列,梳理了嘉兴的整个发展过程。
  馆藏精品:崧泽文化三足鸟型盉
  器口似鸟首,长颈扁核形器腹,颈及腹上压划编织纹饰,折腹处堆叠一周凸棱,圜底下附三兽形足。整器形象怪异,生动古朴,应是用在特殊场合的祭祀用品。
  馆址:嘉兴市南湖区海盐塘路485号
绍兴博物馆
  绍兴博物馆由唐玉恩设计,采用绍兴传统建筑中的院落式布局。主展馆为青铜四坡屋面,取绍兴出土文物中的伎乐铜屋造型,其它均为绿色植被平顶,外墙饰绍兴东湖青石,整体建筑依托了越王城的历史文化背景。
  博物馆广场中间竖立高12.8米、重8吨的一柄青铜剑抽象雕塑,剑身正面镶嵌280字的《绍兴名城记》,雕塑下面是一条纵向长40米的青铜“薪道”并铸刻着从“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句践命范蠡筑城”至“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绍兴撤地建市”的25件绍兴历史纪要,整组雕塑寓意胆剑、卧薪,奋发图强。
  馆藏精品:“越王不光”剑
  剑身修长,中轴起脊,双刃平缓倾收至锋尖,近剑锋段略作弧曲。菱形薄剑格,格两面有错金银鸟篆文共八字,分别为:“戉(越)王戉(越)王”和“不光不光”。圆管状剑柄,宽边中空圆剑首,底边也有错金银鸟篆文共十二字。
  馆址:绍兴古城西侧的越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
本报综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