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里套种榨菜,亩产值由1.6万元变成2.15万元;鱼虾套养,品质提高,效益提升;水稻、蔬菜、经济作物一年三季水旱轮作,一年一收转为一年多收……这些改变均来自农作制度创新,宁波市鄞州区通过“螺蛳壳里做道场”让农民鼓起了“钱袋子”。
省农技推广基金会鄞州区执行部近日在梳理资助项目时发现,该区2016年资助的10个农业项目,已实施并开始产出的有6600亩,平均亩产值4837元,每亩净收入1611元,比项目实施前增加36%。
鄞州传统的农作制度以粮粮、粮油搭配为主,但农资价格、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使单一生产模式的比较效益不断降低。如何既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又能鼓起农民“钱袋子”,对于人多地少的鄞州来说,显得尤为迫切。
农作制度创新是一条有效途径。种养结合、粮经结合、水产套养、林下经济、循环农业等接地气的农业生产新模式,已成为鄞州农业“双增”的新亮点,并使得一亩地产出两亩地甚至更多的利润。
以葡萄园套种榨菜为例,该区五乡镇钟家沙村绿洲果业基地——设施葡萄基地套种了“甬榨5号”新品种榨菜,套种前后,虽然葡萄产值变化不大,保持在每亩1.6万元左右,但因“甬榨5号”与传统品种“甬榨2号”和“缩头种”相比,具有长势强、早熟、产量高等优点,加上基地采取了绿色防虫、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措施,榨菜亩产量达3900公斤,增产12%,按当年每公斤收购价1.4元计算,亩均收入为5400元,每亩增加利润560元。
俞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