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国栋 通讯员 张帅 陶献国
本报讯 日前,记者来到地处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庙云桥村的新苗生态农场采访时,只见员工正在大棚内安置粘虫板和诱虫灯。“一亩大棚7张粘虫板,外加两盏诱虫灯,基本解决了虫害问题,现在,基地的年农药使用量比以往减少50%。”农场负责人张金根告诉记者,这些绿色防控设备都是区农经局免费配送的,即便是迫不得已要用些农药,也有农技专家前来指导调配,且用的都是生物农药和生态农药。
秀洲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秀洲区通过多种有效措施在辖区内积极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秀洲区粮油作物每年亩均农药用量为789.3克、用药7次。与2004年至2006年的亩均农药用量相比,减少1554克,减少190.9%,用药次数减少4.7次。“减少农药使用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农产品因此通过了绿色无公害认证,现在,农场的大部分产品直供上海市场。”张金根高兴地说,绿色发展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去年,农场种植的71亩芦笋利润达20余万元。
区农经局植保站相关负责人说,绿色防控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可以有效降低田间害虫发生基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的3年间,秀洲区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累计达13.2万亩,全季平均用药2.2次,每亩用药量比没有实行绿色防控技术的减少223.6克。全区蔬菜、水果采用性诱剂、色板、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在1.2万亩次以上,每亩减少用药量182.3克。“在实行绿色防控的同时,我们大力推广专业化的统防统治,并积极推广高效、生态、低毒、低残留农药,淘汰停用高毒高风险农药。”区农经局植保站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2016年,全区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12.7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6.3%。与没有实行统防统治的农田相比,全季病虫害防治次数减少1.5次,每亩农药使用量减少174克。